[發明專利]電動機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85410.0 | 申請日: | 2007-03-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56014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0-17 |
| 發明(設計)人: | 巖田和之;藤岡征人;今井利隆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2K1/27 | 分類號: | H02K1/27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貴亮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動機 | ||
本發明要求日本專利申請No.2006-060068(申請日:2006年3月6日)和日本專利申請No.2006-257302(申請日:2006年9月22日)的優先權,在此引用但不限定于其內容。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動機。
背景技術
目前,已知有如下的電動機,該電動機例如具有在電動機的旋轉軸線周圍呈同心圓狀設置的第一及第二轉子,根據電動機的轉速或根據定子上產生的旋轉磁場的速度控制第一及第二轉子的周向的相對位置即相位差(參照例如日本特開2002-204541號公報)。
該電動機中,例如在根據電動機的轉速控制第一及第二轉子的相位差時,經由通過離心力的作用而沿徑向位移的部件改變第一及第二轉子的周向的相對位置。而在根據例如定子上產生的旋轉磁場的速度控制第一及第二轉子的相位差時,通過在各轉子利用慣性維持轉速的狀態下向定子繞線提供控制電流而改變旋轉磁場速度,來改變第一及第二轉子的周向的相對位置。
但是,在上述現有技術的一例中的電動機中,為了使第一及第二轉子的相對位置復位到原點位置而使用復位彈簧,因此有部件數量多且成本增大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就是鑒于上述事情而開發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動機,該電動機可以通過減少部件數量而降低成本。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了如下的裝置。
即,一種電動機,沿周向交替配置有極性不同的內周側永久磁鐵部的內周側轉子、和沿周向交替配置有極性不同的外周側永久磁鐵部的外周側轉子各自的旋轉軸線同軸配置,所述電動機具有轉動裝置,所述轉動裝置通過使所述內周側轉子及所述外周側轉子的至少任一者繞所述旋轉軸線轉動,可以變更所述內周側轉子和所述外周側轉子之間的相對相位,其中,所述轉動裝置設定為使所述內周側轉子和所述外周側轉子之間的相對相位的可變幅度在于所述內周側轉子和所述外周側轉子之間持續產生相對轉矩的電角度不足180°的范圍內。
根據上述電動機,通過在內周側轉子及外周側轉子上沿周向配置永久磁鐵,可通過內周側轉子的永久磁鐵產生的磁場磁通高效地增大或降低例如外周側轉子的永久磁鐵產生的磁場磁通交鏈定子繞組的交鏈磁通量。而且,在勵磁強的狀態下,可以將電動機的轉矩常數(即轉矩/相電流)設定為相對高的值,且可以不減小電動機運轉時的電流損失,或者,不改變控制對定子繞組的通電的變流器的輸出電流的最大值,而增大電動機輸出的最大轉矩值。
另外,由于通過轉動裝置可以變更的內周側轉子和外周側轉子之間的相對相位的可變幅度被設定在電角度不足180°的范圍內,故例如在將勵磁最強的狀態的位置作為原點相對地變更相位的情況下,勵磁最弱的狀態的相對轉矩不在0的狀態,而可以持續產生向原點位置復位的相對轉矩。因而,不需要使用為使相對位置復位到原點位置的復位彈簧,可以減少部件數量而使成本降低。
也可以是,所述轉動裝置具有:第一部件,其相對于所述外周側轉子一體且可旋轉地設置;第二部件,其相對于所述內周側轉子一體且可旋轉地設置,且與所述第一部件一起在所述內周側轉子的內側區劃出壓力室,通過向所述壓力室供給工作流體來變更所述內周側轉子和所述外周側轉子之間的相對相位。
在該情況下,轉動裝置通過將工作流體供給到由相對于外周側轉子一體且可旋轉地設置的第一部件、和相對于內周側轉子一體且可旋轉地設置的第二部件在內周側轉子的內側區劃成的壓力室,來變更內周側轉子和外周側轉子之間的相對相位,因此,能夠抑制電動機復雜化,并且可在希望的定時容易且適當地變更感應電壓常數。其結果,可以擴大可運轉的轉速范圍及轉矩范圍,并且能夠在提高運轉效率的同時擴大高效率的可運轉范圍。
并且,能夠通過控制向壓力室供給的工作流體的供給量而使內周側轉子和外周側轉子之間的相對相位成為所希望的相位。
加之,由于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在內周側轉子的內側區劃成壓力室,因此,尤其是能夠抑制旋轉方向的厚度的增大,實現小型化。
也可以是:通過機械限制所述第二部件相對于所述第一部件的相對相位的可變幅度,將所述內周側轉子與所述外周側轉子之間的相對相位的可變幅度設定在電角度不足180°范圍內。
該情況下,通過機械限制所述第二部件相對于所述第一部件的相對相位的可變幅度,將所述內周側轉子與所述外周側轉子之間的相對相位的可變幅度設定在電角度不足180°范圍內,因此,不需要進行復雜的相位控制等。因而成為簡易的構成。
也可以是:通過由供給到所述壓力室的工作流體限制所述第二部件相對于所述第一部件的相對相位的可變幅度,將所述內周側轉子與所述外周側轉子之間的相對相位的可變幅度設定在電角度不足180°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8541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無醛纖維板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實木地板上漆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