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刺激器、刺激系統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085256.7 | 申請日: | 2007-0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44313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8-20 |
| 發明(設計)人: | 黃品勛;謝佩瑩 | 申請(專利權)人: |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A61N1/08 | 分類號: | A61N1/08;A61N1/36;A61N1/00;A61F7/00;H05B3/00;A61N2/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 代理人: | 王志森;黃小臨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刺激 系統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于一種刺激器、刺激系統及其控制方法,且特別是有關于一種可產生電刺激、熱刺激以及磁刺激的刺激器、刺激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西醫在物理治療領域常用的電療設備,乃是通過電極將電荷波送入受刺激生物體內,讓肌肉或神經因電荷波產生反應,然而其可治療的病癥即為有限。
傳統中醫的治療概念為刺激或疏通不暢通的穴道經絡而達到氣血循環順暢的健康狀態,實際在針灸療程中會使用不銹鋼針、艾草灸燒或電針。然而,不銹鋼針或電針必須直接而準確地穿刺進人體穴道點,因此必須由專業的醫師來進行針扎,且不銹鋼針或電針也必須經過繁復的清潔與消毒工作才可使用。另外,以艾草炙燒穴道點,其溫度控制不易,極易造成受試者皮膚灼傷的危險。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有關于一種刺激器、刺激系統及其控制方法,其中刺激器是可以產生電刺激、熱刺激以及磁刺激等多樣化刺激,并以非侵入的方式提供刺激。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種刺激系統的控制方法,刺激系統包括控制器以及刺激器,控制方法包括:(a)控制器檢測刺激器;(b)將刺激器置放于受刺激端;(c)控制器下達指令給刺激器;以及(d)刺激器接收指令,并據以產生刺激于受刺激端,刺激為電刺激、磁刺激、熱刺激或上述刺激的組合。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種刺激器包括主體、電刺激單元、熱刺激單元、磁刺激單元以及微處理器。電刺激單元是設置于主體的表面,熱刺激單元是鄰近于表面用以產生熱能,磁刺激單元是設置于主體內。微處理器是設置于主體內,用以選擇性地啟動電刺激單元、熱刺激單元、磁刺激單元或上述刺激單元的組合。
根據本發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種刺激系統包括控制器與刺激器。控制器包括微處理器及信號輸出單元。微處理器下達指令,信號輸出單元接收指令,并將指令傳送出去。刺激器包括信號接收單元以及微處理器。信號接收單元接收指令并將指令傳送出去。微處理器接收指令,并根據指令啟動電刺激單元、熱刺激單元、磁刺激單元或上述刺激單元的組合,藉此產生刺激于受刺激端。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內容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一較佳實施例,并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圖1繪示依照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一種刺激器的立體透視圖。
圖2繪示依照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圖。
[主要元件標號說明]
100:刺激器
110:主體
110a:主體的表面
112:信號輸出單元
114:信號調制電路
116:信號接收單元
118:信號解調電路
120:電刺激單元
122:第一電極
124:第二電極
130:熱刺激單元
140:磁刺激單元
150:微處理器
155:開關閥
160:數字模擬轉換器
170:感測單元
200:控制器
212:信號輸出單元
214:信號調制電路
216:信號接收單元
218:信號解調電路
230:顯示屏幕
240:輸入接口
250:微處理器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的刺激系統包括控制器以及刺激器。請參照圖1,其繪示依照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一種刺激器的立體透視圖。本實施例的刺激器100包括主體110、電刺激單元120、熱刺激單元130、磁刺激單元140以及微處理器150。電刺激器單元120是設置于主體的表面110a。刺激器100是以此表面110a接觸受刺激端例如是人體皮膚或者刺激器100可通過(保護套)間接與皮膚接觸。電刺激單元120較佳的是包括第一電極122與第二電極124,是相互絕緣地設置在主體的表面110a。舉例來說,第一電極122是設置于表面110a的中央,第二電極124是環繞第一電極122,且與第一電極122相隔一間距。第一電極122與第二電極124較佳的是由低電阻的金屬所組成,例如是由金、銅、鋁或其合金所組成。刺激器100是以此表面110a接觸受刺激端例如是人體皮膚或者刺激器100可通過(保護套)間接與皮膚接觸,因此當第一電極122與第二電極124分別通以電流時,電流便會通過人體,對人體產生電刺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未經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8525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