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MIMO無線通信方法和MIMO無線通信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084371.2 | 申請日: | 2007-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75835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1-21 |
| 發明(設計)人: | 早瀨茂規;志田雅昭;山本敬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日立制作所 |
| 主分類號: | H04B7/02 | 分類號: | H04B7/02;H04B7/04;H04B7/26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殿軍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mimo 無線通信 方法 裝置 | ||
1.一種在具有多個天線的發送站和具有多個天線的接收站之間 進行的多輸入多輸出(MIMO)無線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步驟,根據從所述發送站發送的訓練信號在所述接收站被接 收的訓練信號接收狀態,求出該發送站和接收站之間的傳送路徑上的 信道矩陣,并通過該信道矩陣的奇異值分解來形成所述傳送路徑的N 個本征模式;以及
第二步驟,對N個發送信號中的M個適用與發送流加權之間的 矩陣積運算,
通過所述第一步驟中形成的本征模式,來將由所述第二步驟得到 的N個信號從所述發送站向所述接收站進行數據通信,其中1<M<N。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MIMO無線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將通過所述第二步驟的矩陣積運算得到的M個信號,按奇異值 從大到小的順序分配給在所述第一步驟中形成的本征模式。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MIMO無線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還具有:
第三步驟,根據所述各本征模式的奇異值以及通信質量信息計算 通信特性指標;
所述第三步驟在所述第二步驟之前執行;
將通過所述第二步驟的矩陣積運算得到的M個信號,分配給所 述第一步驟中形成的本征模式中、所述通信特性指標比預先確定的基 準大的一個以上的本征模式、和具有次大的奇異值的本征模式。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MIMO無線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各本征模式的有效信噪比作為所述通信特性指標。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的任一項所述的MIMO無線通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根據適用了所述第二步驟的矩陣積運算的情況下的通信質量,來 適應性地控制所述第二步驟的N個發送信號的調制級數和糾錯編碼 的編碼率。
6.一種發送站,是在具有多個天線的發送站和具有多個天線的 接收站之間進行的多輸入多輸出(MIMO)無線通信系統中的發送站, 其特征在于,包括:
流加權處理部,使用從該發送站發送的訓練信號,對分配給N 個本征模式的N個發送信號中的M個,適用與發送流加權之間的矩 陣積運算,其中1<M<N;以及
無線通信部,從多個天線發送適用了該流加權并被分配給本征模 式的發送信號。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發送站,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流加權處理部中,從奇異值大的本征模式起,順序地分配 通過所述矩陣積運算得到的M個信號。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發送站,其特征在于:
對所述各本征模式中,根據奇異值以及通信質量信息計算出的通 信特性指標比預先確定的基準大的一個以上的本征模式、和具有次大 的奇異值的本征模式,分配在所述流加權處理部中通過矩陣積運算而 得到的M個信號。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發送站,其特征在于:
使用各本征模式的有效信噪比作為所述通信特性指標。
10.根據權利要求6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發送站,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流加權處理部中,具有:根據適用了所述矩陣積運算的情 況下的通信質量,來適應性地控制所述N個發送信號的調制級數的 單元,和適應性地控制所述N個發送信號的糾錯編碼的編碼率的單 元。
11.一種接收站,是在具有多個天線的發送站和具有多個天線的 接收站之間進行的多輸入多輸出(MIMO)無線通信系統中的接收站, 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道矩陣估計部,接收從該發送站發送的訓練信號,估計與該發 送站之間的傳送路徑的信道矩陣;
流加權運算部,計算用于與N個發送信號中的M個進行矩陣積 運算的流加權,該N個發送信號是分配給根據該信道矩陣而求出的 所述傳送路徑的N個本征模式的N個發送信號;以及
發送部,將該流加權信息發送到所述發送站;
所述流加權用于在所述發送站中與所述M個發送信號之間的矩 陣積運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日立制作所,未經株式會社日立制作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84371.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磷鐵中磷和錳的測定方法
- 下一篇:分級存儲裝置及其存儲介質的管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