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燈管驅動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80399.9 | 申請日: | 2007-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62732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10 |
| 發明(設計)人: | 林峰立 | 申請(專利權)人: | 啟萌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B41/36 | 分類號: | H05B41/36;G02F1/1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華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壽寧;張華輝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燈管 驅動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驅動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燈管驅動方法。
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器的背光模塊主要以冷陰極熒光燈管(Cold?CathodeFluorescent?Lamp,CCFL)作為光源,當液晶顯示器的尺寸越大時,其所需的燈管數量亦越多,且燈管的長度也越長。
圖1是現有習知驅動背光模塊的燈管的一波形圖,如圖1所示,燈管的驅動訊號是不斷地驅動燈管發光,當液晶顯示面板的畫素被寫入畫素數據之后,在畫素數據的持續時間內,燈管所發出的光線就會穿過畫素來成像。理想上,光穿透量應當在畫素數據持續時間的開始便達到預定值,在畫素數據持續時間的后光穿透量應變化為零。然而,由于畫素中的液晶受到畫素數據影響之后的一段時間方能夠偏轉至正確的角度,所以實際上的光穿透量在畫素數據持續期間的前半部將逐漸地增加,當畫素數據持續的時間過了之后,實際上的光穿透量將逐漸地減少,這與預定的光穿透量的變化不符合。
為了改善前述情況,如圖2所示,燈管的驅動電流是在固定的周期分別以二種位準的電流來驅動燈管發光,如此一來,便可補償因液晶偏轉反應時間所缺少的光穿透量,使得光穿透量能夠較快速地達到預定值,而且在畫素數據持續的時間過了之后,光穿透量將快速地變化為零。然而,這種架構應用于多燈管時,各燈管將互相干擾使得射出的光線相互影響,使得各畫素的光穿透量無法準確地控制在預定值。此外,在畫素數據持續時間內,光穿透量并不穩定,可能造成畫面閃爍的現象。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燈管驅動方法,避免上述問題的發生及改善上述的缺點,實為重要的課題。
有鑒于上述現有的燈管驅動方法存在的缺陷,本發明人基于從事此類產品設計制造多年豐富的實務經驗及專業知識,并配合學理的運用,積極加以研究創新,以期創設一種新的燈管驅動方法,能夠改進一般現有的燈管驅動方法,使其更具有實用性。經過不斷的研究、設計,并經反復試作及改進后,終于創設出確具實用價值的本發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的燈管驅動方法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新的燈管驅動方法,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使其補償因液晶偏轉反應時間所缺少的光穿透量,從而更加適于實用。
本發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依據本發明提出的一種燈管驅動方法,是驅動一第一燈管與一第二燈管,其中該第一燈管與該第二燈管是依序發光,該燈管驅動方法包含:于該第一燈管的發光期間之初,以一第一初始交流訊號驅動該第一燈管;于該第一燈管的發光期間內,以一第一穩態交流訊號驅動該第一燈管,其中該第一穩態交流訊號的位準低于該第一初始交流訊號的位準;于該第二燈管的發光期間之初,以一第二初始交流訊號驅動該第二燈管;以及于該第二燈管的發光期間內,以一第二穩態交流訊號驅動該第二燈管,其中該第二穩態交流訊號的位準低于該第二初始交流訊號的位準。
本發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采用以下技術措施進一步實現。
前述的燈管驅動方法,其中所述的第一燈管與該第二燈管是于一視框期間內依序發光。
前述的燈管驅動方法,其中所述的第一燈管的發光期間與該第二燈管的發光期間是部份重疊。
前述的燈管驅動方法,其更包含:于該第二燈管的發光期間之初,以一第一關閉訊號驅動該第一燈管,其中該第一關閉訊號的位準為零。
前述的燈管驅動方法,其更包含:于該第二燈管的發光期間內,以一第一次穩態交流訊號驅動該第一燈管,其中該第一次穩態交流訊號的位準低于該第一穩態交流訊號的位準。
前述的燈管驅動方法,其更包含:于該第一燈管的發光期間之末,以一第二關閉訊號驅動該第二燈管。
前述的燈管驅動方法,其更驅動一第三燈管,其中該第二燈管與該第三燈管是依序發光,該第二燈管的發光期間與該第三燈管的發光期間是部份重疊,該燈管驅動方法包含:于該第三燈管的發光期間之初,以一第三初始交流訊號驅動該第三燈管;以及于該第三燈管的發光期間內,以一第三穩態交流訊號驅動該第三燈管。
前述的燈管驅動方法,其中所述的第一燈管與該第二燈管是分別為一冷陰極熒光燈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啟萌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啟萌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8039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振動吸附裝置
- 下一篇:交通事故的處理方法及其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