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更新微控制器的韌體的方法及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80373.4 | 申請日: | 2007-03-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61585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10 |
| 發明(設計)人: | 張翊峰;魏瑞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英屬蓋曼群島商福華先進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9/445 | 分類號: | G06F9/4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龔燮英 |
| 地址: | 臺灣省臺北市內湖***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更新 控制器 方法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于一種更新韌體的系統與方法,特別是,關于一種更新微控制器的韌體的系統與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蓬勃發展的3C(Computer,Communication,Consumer-electronics)產品,常常需要使用者更新產品的韌體,以提升產品的相容性與性能,或是當發現韌體有錯誤(bug)時,也需要使用者更新產品的韌體,以修正這些錯誤。此外,對于系統商來說,買進一顆積體電路(integrated?circuit,IC),例如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Unit,MCU),雖然IC廠商可能會提供韌體程式,但是此韌體多為IC廠商作為硬體測試之用,因此功能與結構尚不完備。如果能讓系統商方便地更新或升級韌體,將大大地增加IC的價值。微控制器的韌體一般儲存于微控制器內的一晶片內(on-chip)程式記憶體,例如一快閃(flash)記憶體或電性可抹除式唯讀記憶體(EEPROM)等非揮發性(non-volatile)記憶體,但是由于使用年限或成本的問題,因此發展出以揮發性記憶體,如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RAM),來構成晶片內程式記憶體。這類型的微控制器在使用上,需于晶片外外加一程式記憶體,例如一電性可抹除式唯讀記憶體,每當微控制器啟動(power?on)時,把此電性可抹除式唯讀記憶體內的韌體載入晶片內程式記憶體,以克服上述缺點。
一般韌體更新可經由微控制器開發時所預留的二接腳/三接腳/四接腳,供韌體更新之用,然而這些接腳一般皆為廠商所自定的規格,因此更新的動作需由廠商操作,對于使用者來說相當不方便。此外,可先把韌體下載至主機(host)中,例如電腦主機、手機…等,再利用通用串列匯流排(Universal?Serial?Bus,USB)把儲存在主機的韌體載入微控制器的晶片內程式記憶體,以更新韌體。通用串列匯流排是由Intel、Compaq、Digital、IBM、Microsoft、NEC及Northern?Telecom等七家公司共同推出的介面標準,已在市面上被廣為應用,且經由通用串列匯流排介面更新韌體的方式,只需要使用者在主機上下指令,非常簡便。
其他介面,例如由飛利浦(Philips)公司推出的積體電路間(Inter?Integrated?Circuit,I2C?or?IIC)介面及摩托羅拉(Motorola)公司推出的串列周邊介面(Serial?PeripheralInterface,SPI)也可被用來作更新韌體之用。
I2C是一種兩線式的通訊介面,這兩線分別為串列資料線(Serial?Data,SDA)及串列時脈線(Serial?Clock,SCL),SDA用于資料的輸入/輸出,而SCL則用于產生時脈。I2C上所有的裝置,都是藉由這兩條線連接在一起,且這些裝置依據需求的不同,每一個裝置都能在主(master)或從屬(slave)模式下運作。因此I2C上每個裝置都必須具有一個獨一無二的位址供辨識。更細部地說明,假設某個裝置為主裝置,其余裝置為從屬裝置,則主裝置會先對I2C上所有的裝置廣播,并送出想要溝通的從屬裝置的位址,被指定的從屬裝置會送出一回應(acknowledge),且開始與主裝置連線而進行溝通及資料傳遞,其他的從屬裝置則不作回應。溝通結束后,回到初始狀態,等待下一次動作。
SPI則是一種四線式的通訊介面,其中主出從入(Master?OutSlave?In,MOSI)、主入從出(Master?In?Slave?Out,MISO)、串列時脈(Serial?Clock,SCK)三線進行資料傳輸,而從屬選擇線(Slave?Select,SS)則控制裝置的選擇。更細部地說明,主裝置為時脈提供者,可發起讀取從屬裝置或寫入從屬裝置的動作。當介面上存在多個從屬裝置時,若要發起一傳輸,主裝置將把從屬裝置的選擇線電位降低,然后分別透過MOSI和MISO線路啟動數據的發送或接收。此外,比起I2C,SPI一般可達到更快的傳輸速度。
在柏士半導體(Cypress?Semiconductor)公司所推出的微控制器中,韌體更新是使用如圖1所示的系統。微控制器102的韌體儲存于晶片內程式記憶體108中,且微控制器102的兩個介面:積體電路間介面112或通用串列匯流排介面114皆可供韌體更新之用。但因為積體電路間介面非常普遍地被使用,若是積體電路間介面112被其他用途的積體電路間介面外部裝置126所占滿,則將無法用來更新韌體,此時只能透過通用串列匯流排介面114來更新韌體,使用上變得缺乏彈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英屬蓋曼群島商福華先進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英屬蓋曼群島商福華先進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8037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非沸石分子篩催化劑的活化方法
- 下一篇:滾梯和移動人行道的光監控的梳形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