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治療頑固性頭痛、偏頭痛的中藥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78023.4 | 申請日: | 2007-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81592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5-21 |
| 發明(設計)人: | 田錦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田錦林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6 | 分類號: | A61K36/9066;A61K9/14;A61K9/20;A61K9/48;A61P25/04;A61P25/06;A61K31/125;A61K33/04;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貴陽東圣專利商標事務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楊云 |
| 地址: | 550004***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治療 頑固性 頭痛 偏頭痛 中藥 | ||
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口服中藥,尤其涉及一種治療頭痛的中藥。
背景技術:偏頭痛又稱血管性頭痛、神經性頭痛,它是一種反復性發作的頭痛疾病,發病常有季節性,有遺傳傾向;主癥為頭部疼痛,局限于一側或兩側,多位于額顳、眼眶部,呈強烈跳痛、鉆痛、脹裂痛,持續數小時或數天,間隔數天或數月反復發作,常伴有惡心、嘔吐、流淚、多汗等癥狀。西醫認為偏頭痛的病因比較復雜,目前尚無定論;西醫一般采用阿司匹林、消炎痛、西比林、腦復康等進行治療,但西藥只能緩解病痛,無法根治病情,而且西藥的副作用較大。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治療頑固性頭痛、偏頭痛的中藥,它能夠有效消除病痛、徹底根治病情。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它是由包括下列重量比的原料按常規方法制成的藥劑:川芎30-45份,郁金30-40份,全蝎30-50份,芒硝30-40份,樟腦3-8份。
祖國醫學認為,偏頭痛屬于偏頭風、腦風、首風等范疇,其病因多由風、寒、濕三氣引起,外感六淫之邪或肝陽上亢、肝腎氣血虧虛,氣滯、血瘀、痰灼上擾等因素所致;治宜清熱,散風、化濁,滋補肝腎,活血化瘀等法。
在該技術方案中,川芎除了對動物的中樞神經有鎮靜作用以外還有降壓和刺激平滑肌的作用,具有行氣開郁,祛風燥濕,活血止痛,搜肝氣,補肝血,潤肝燥,補風虛等功效;主治風冷頭痛旋暈,寒痹痙攣,血虛頭痛等。郁金能夠減輕動物主動脈及冠狀動脈內膜斑塊的形成及脂質沉積,可降低血膽甾醇的含量以及主動脈的重量;具有行氣解郁,涼血解瘀的功效;主治胸腹血肋諸痛,失心癲狂,熱病神昏,癇疾,風痰,衄血等。全蝎有抗驚厥、擴充心血管、抑制腎上腺素上升的作用,具有祛風,止痙,通絡,解毒等功效;主治驚風抽搐,癲癇,中風,半身不遂,偏頭痛,風濕痹痛等。芒硝有瀉下等作用,具有瀉熱,潤燥,通經絡的功效;主治實熱積滯,腹脹便秘,停痰積瘀,癰腫等。樟腦有興奮中樞神經的作用,對循環系統也有作用;它具有通竅,殺蟲,止痛,避穢等功效;主治心腹脹痛,跌打損傷等。
在上述組分中還可以加入下列重量比的原料而構成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乳香10-20份,沒藥10-20份,薄荷葉6-12份。
其中,乳香具有調氣活血,定痛,追毒的作用;主治氣血凝滯、心腹疼痛,癰瘡腫毒,耳聾,中風口禁等。沒藥有抗菌作用,能降低血膽甾醇的含量,并能防止斑塊形成;具有散血去瘀,消腫定痛的功效;主治跌損,金瘡,筋骨,心腹諸痛,癰疽腫痛,心膽虛,肝血不足等。薄荷葉中含有可治頭痛、神經痛的薄荷醇,具有疏風,散熱,避穢,解毒,去憤氣,發毒汗,破血止痢等功效;主治外感風熱,頭痛,目赤,咽喉腫痛,食滯氣脹,中風失音,癲癇等。
在上述組分中還可以加入下列重量比的原料而構成本發明的最佳技術方案:荊芥穗40-80份,柴胡30-60份,白勺藥30-90份。
其中,荊芥穗有抗結核桿菌的作用,具有發表,祛風,理血,止血的功效;主治感冒發熱,頭痛,頭風,咽喉腫痛,中風口禁,吐血,衄血等。柴胡不僅具有解熱,鎮靜、鎮痛,抗炎、抗病原體的作用,而且還有降低血壓、減慢心率的作用;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陽的功效;主治寒熱往來,胸滿脅痛,口苦耳聾,頭痛目眩,瘧疾等。白勺藥有抗菌作用,具有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強五臟,補腎氣等功效;主治胸腹脅肋疼痛,瀉痢腹痛,自汗盜汗,血氣積聚,通宣臟腑擁氣,邪痛敗血等。
本發明的上述三個技術方案均可制成膠囊劑,其制備方法是:將各技術方案中的諸藥研為細粉,混合均勻,裝入1號膠囊,每粒膠囊含藥粉量約為0.4克。另外,上述三個技術方案還可按常規的工藝方法制成片劑、丸劑或散劑。
與現有技術比較,本發明為純中藥制作而成;它以具有行氣開郁、祛風燥濕、活血止痛,止痙、通絡、解毒,瀉熱、潤燥,通竅、避穢等功能的川芎、郁金、全蝎、芒硝、以及樟腦五味中藥作為主藥;輔以具有調氣活血、定痛追毒,散血去瘀、消腫定痛,疏風散熱、避穢解毒等功效的乳香、沒藥、薄荷三味中藥;并以具有祛風理血,鎮靜鎮痛、疏肝升陽,養血柔肝、緩中止痛,強五臟、補腎氣等功效的荊芥穗、柴胡以及白勺藥為引君藥,因此本發明不僅能夠改善血管功能、郁制不良介質釋放、改善腦部血液循環,而且還具有祛風散寒、清熱除濕、柔肝補腎的功效,對腦神經也有較好的鎮痛、鎮靜效果;本發明通過以上各味中藥的配伍,能夠達到散風化濁、瀉熱潤燥、解痙鎮痛的目的,對治療偏頭痛、血管神經性頭痛、三叉神經痛、眉棱骨痛、眼眶痛等有顯著療效;經近300例臨床實踐,總有效率達90%以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田錦林,未經田錦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7802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蒸汽濕度檢測的微波傳感器
- 下一篇:一種內服治療白細胞減少癥的中藥方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