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能減少運輸體積的垃圾桶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76487.1 | 申請日: | 2007-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21460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2-13 |
| 發明(設計)人: | 李智;董超祺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市展輝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F1/00 | 分類號: | B65F1/00;B65F1/08;B65F1/14;B65F1/16;B65D21/02;B65D43/03;B65D43/2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睿智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王志明 |
| 地址: | 511453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減少 運輸 體積 垃圾桶 | ||
1.一種能減少運輸體積的垃圾桶,包括:桶體(10)、安裝在所述桶體(10)上的桶蓋(11)及其掀蓋機構(2),其特征在于:
所述桶體(10)呈倒梯形結構,所述桶蓋(11)與所述桶體(10)為活動可分離連接;當多個所述桶體(10)相互套接疊放在一起時,相鄰的兩桶體(10)的桶壁相貼,其中位于最內層的桶體(10)的桶腔正好容納從所述多個桶體(10)卸下來的相互疊合在一起的多個桶蓋(1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能減少運輸體積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體(10)包括外桶(1)和內桶(3),所述桶蓋(11)與所述外桶(1)活動可分離連接,所述內桶(3)置于所述外桶(1)桶腔內;所述外桶(1)和內桶(3)均呈倒梯形結構,當所述多個外桶(1)相互套接疊放在一起時,其中位于最內層的外桶(1)桶腔正好容納多個相互套接重疊在一起的內桶(3),其中位于最內層的內桶(3)桶腔正好容納多個從所述外桶(1)卸下來的相互疊合在一起的多個桶蓋(11)。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能減少運輸體積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掀蓋機構(2)包括:固定設置在所述桶體(10)或外桶(1)頂部的環狀掀蓋機構基座(21),所述桶蓋(11)的后部兩端各設一彈簧卡銷裝置(111),該彈簧卡銷裝置(111)分別與所述掀蓋機構基座(21)相應的卡孔(22)可分離樞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能減少運輸體積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掀蓋機構(2)為自動感應掀蓋機構,包括:安裝在所述掀蓋機構基座(21)的馬達(220)、減速及行程控制齒輪組和動力齒輪(23)、控制單元(25)以及紅外感應裝置(24),所述紅外感應裝置(24)包括紅外發射管和紅外接收管,該紅外發射管可發射紅外脈沖信號并在所述掀蓋機構基座(21)前方形成一感應區,所述紅外接收管可接收進入該感應區內的物體所反射的紅外脈沖信號并將該紅外脈沖信號轉換為相應的電信號,所述控制單元(25)與紅外感應裝置(24)以及馬達(220)之間電連接,所述桶蓋(11)后部兩彈簧卡銷裝置(111)之間固設一齒輪(113),該齒輪(113)與動力齒輪(23)嚙合。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能減少運輸體積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感應掀蓋機構由至少一節干電池提供電源,并且所述馬達(220)、動力齒輪(23)以及電池均集成安裝在掀蓋機構基座(21)上所設的一個動力盒(26)腔內。
6.如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能減少運輸體積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馬達(220)、減速及行程控制齒輪組安裝在一馬達盒(22)內,所述馬達盒(22)外設有多個彈性卡榫(223),所述動力盒腔(26)內的馬達盒支架(261)相應位置設有多個卡孔(262),藉此,將所述馬達盒(22)置入所述馬達盒支架(261)內時,所述彈性卡榫(223)卡入卡孔(262)內,使所述馬達盒(22)與所述馬達盒支架(261)呈方便拆裝的可分離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能減少運輸體積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蓋(11)安裝齒輪的位置設有至少一條補強凸棱(114)。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能減少運輸體積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掀蓋機構(2)為傳統的腳踏掀蓋機構。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能減少運輸體積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桶(3)頂緣設有提手(3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市展輝電子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市展輝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7648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使用無電電鍍法制造發光二極管的方法
- 下一篇:藥片填充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