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棱鏡片及采用該棱鏡片的背光模組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76384.5 | 申請日: | 2007-07-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39262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1-07 |
| 發明(設計)人: | 周明泉;游川倍 | 申請(專利權)人: |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5/04 | 分類號: | G02B5/04;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09廣東省深圳市寶***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棱鏡 采用 背光 模組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棱鏡片及采用該棱鏡片的背光模組。
背景技術
隨著顯示技術的迅速發展,液晶顯示裝置已被廣泛應用于各種信息、通訊及消費性產品中。由于液晶顯示裝置的液晶顯示面板中液晶本身不具發光特性,因而,為調整液晶顯示裝置的顯示亮度,需給液晶顯示裝置的液晶顯示面板提供一面光源裝置,如背光模組,用于向液晶顯示面板提供亮度充分且分布均勻的光束。
請參閱圖1,是一種現有技術背光模組的側面示意圖。該背光模組10包括一線性光源11、一導光板13、一反射片15、一第一擴散片17、一棱鏡片18及一第二擴散片19。
該導光板13包括一入光面131、一底面132及一出光面133,該入光面131分別與該底面132及該出光面133相鄰設置,該底面132與該出光面133相對設置。
該線性光源11是一冷陰極熒光管,其靠近該導光板13的入光面131設置。
該反射片15靠近該導光板13的底面132設置,其用以反射自該導光板13底面132泄出的光線。
該第一擴散片17、該棱鏡片18及該第二擴散片19依次層疊設置在該導光板13的出光面133一側,并且每兩個相鄰光學膜片之間保持一定間隙。該第一擴散片17、該棱鏡片18及該第二擴散片19均采用透明樹脂材料加工而成。該第一擴散片17及該第二擴散片19使光束透過其自身的擴散涂層產生漫射,提高光強分布均勻度。
該棱鏡片18是用以修正透過該第一擴散片17的光束擴散角度,其靠近該第二擴散片19一側表面設置有多個具集光作用的三角形棱鏡結構181,通過該棱鏡片18的三角形棱鏡結構181對光的折射與反射來達到凝集光束的作用,使得光束穿過該棱鏡片18后向該三角形棱鏡結構181的頂角方向凝聚,獲得光傳輸方向指向性強的背光模組10。
當該背光模組10工作時,該線性光源11產生光束,并經該導光板13導引及該反射片15反射后,部分光束自該導光板13的出光面133出射,接著依次通過該第一擴散片17、該棱鏡片18及該第二擴散片19,形成光強分布均勻且光束指向性強的面光源裝置,繼而提供光束至液晶面板(圖未示)顯示圖像。其中當光束穿過該棱鏡片18的傳輸路徑如圖2所示。
光束經過該第一擴散片17的漫射作用后,光束行進方向趨于雜亂,所以光束沿各個方向射入該棱鏡片18。取其中六條光束R1、R2、R3、R4、R5及R6為例,在該三角形棱鏡結構181與空氣接觸界面,每條光束與該棱鏡片18表面所夾角度也均不相同,其分別為θ1、θ2、θ3、θ4、θ5及θ6,取該棱鏡片18相較于空氣的臨界角為θ,則θ1、θ2及θ3<θ,θ4、θ5及θ6>θ。因為該棱鏡片18本身是采用透明樹脂材料加工而成,所以該棱鏡片18的折射率大于空氣折射率。根據光折射定率,光束R1、R2及R3經位于該棱鏡片18表面的棱鏡結構181折射后射向該第二擴散片19,獲得光束R1’、R2’及R3’,且該光束R1’、R2’及R3’的出射角度更加集中;而光束R4、R5及R6在該棱鏡結構181表面因滿足全反射條件而發生全反射,獲得光束R4’、R5’及R6’,且該光束R4’、R5’及R6’被反射回該第一擴散片17。
由此可見,在該導光板13的出光面133一側層疊設置該第一擴散片17、該棱鏡片18及該第二擴散片19,通過該兩個擴散片17、19使得該背光模組10的光強分布均勻,同時通過該棱鏡片18的集光特性提高該背光模組10發出光束的光傳輸方向的指向性。
然而,在該背光模組10中,同時使用該第一擴散片17及該棱鏡片18,因為經該第一擴散片17的漫射作用后,光束行進方向趨于雜亂,且該棱鏡片18與該第二擴散片19之間存在間隙,所以當部分沿大于該棱鏡片18臨界角θ的入射角射向該棱鏡片18與空氣接觸界面時,則該部分光束會因為在該棱鏡結構181與該空氣接觸的界面滿足全反射條件而被反射,使得該部分光束不能沿該導光板13的出光面133方向出射,造成光能損耗,也就是說:在通過該棱鏡片18凝集光束,提高其指向性同時,該棱鏡片18因為全反射而降低該棱鏡片18的光透過率,所以對于整個背光模組10而言,該背光模組10的整體發光亮度明顯降低。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棱鏡片光能損耗量大且光透過率低的問題,有必要提供一種減少光能損耗且光透過率高的棱鏡片。
為解決現有技術背光模組光能損耗量大且發光亮度低的問題,有必要提供一種減少光能損耗且發光亮度高的背光模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7638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