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硬盤減振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74257.1 | 申請日: | 2007-04-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95532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29 |
| 發明(設計)人: | 李恒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銳明視訊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11B33/08 | 分類號: | G11B33/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57廣東省深圳市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硬盤 裝置 | ||
所屬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減振裝置,特別是一種用于對硬盤進行減振的減振裝置。
背景技術
硬盤應用在數碼系統中有大容量響應快的優點。但是高精密的硬盤對振動沖擊很敏感,特別是在車載情況,如何實現硬盤減振,對硬盤的工作穩定性和可靠性影響很大。就目前來說,硬盤外置減振裝置有幾種實現方法,舉例如下:
首先,筆記本硬盤減振支架是一種常見的硬盤外置減振裝置。缺點是:筆記本減振支架空間過小,減振器件的設計尺寸受限制非常大,材料選擇的范圍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在主要振動能量頻率區間很難做到衰減振動能量,僅僅實現了筆記本硬盤減振支架的設計初衷——抗沖擊,而在許多情況下,例如實際車載路況的主要要求是對外界振動的衰減,因此整個外置減振系統的實際減振效果不理想。
其次,直接使用軍工成熟產品作為減振器件。缺點是:軍工產品價格過于昂貴,成本一般是前一種方案的幾十倍左右,不利于一般的民用主流市場。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低成本、抗振效率良好的硬盤減振裝置。
在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時,采取了以下技術手段:
一種硬盤減振裝置,包括有第一固定裝置,用于固定硬盤,還包括有第二固定裝置、橡膠注油減振墊、彈簧、連接桿;
彈簧套接于橡膠注油減振墊中,該橡膠注油減振墊固定在第二固定裝置上;
連接桿用于第一固定裝置與橡膠注油減振墊之間的連接。
在本發明中,由于所述的固定裝置、橡膠注油減振墊、彈簧、連接桿都是屬于普通的材料,因此成本低廉。
根據能量守恒原理,外界的振動能量可以通過橡膠注油減振墊的阻尼作用轉化為熱量,振動能量衰減之后再傳遞到硬盤。以外界振動能量的頻率來分區,在振動頻率在低于減振系統固有頻率處,對隔振效果起主要作用的為彈簧的剛度,又稱剛度控制,合理選擇彈簧剛度就能有效的抑制振動放大。在共振頻率處,影響共振振幅放大的因素為減振系統的質量,稱為質量控制,合理選擇減振系統的質量就能有效的抑制振幅放大。度過了共振區域后,主要靠阻尼油囊的非線性作用就能有效吸收衰減振動能量。
因此通過本裝置,對硬盤是可以實現良好的減振效果的。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圖1是本發明硬盤減振裝置的立體分解圖。
圖2是本發明硬盤減振裝置的的立體組合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本發明硬盤減振緩沖裝置包括一上固定板20,一2.5英寸硬盤30,兩限制板40,兩下固定條50,四橡膠注油減振墊60,四鋼制壓簧70,四鋼制連接桿80,四鐵柱90和四泡棉100。其中的固定板和固定條都采用鈑金,限制板采用鋁片。
四顆鋼制連桿80朝向往下分別鉚接在上固定板四個通孔21處,四顆導電螺釘11經過四個通孔22將硬盤30連接在上固定板20上。在上固定板20的中間邊緣伸出有兩側翼23,四塊泡棉100分別粘貼在上固定板兩翼23的上下兩面,組成緩沖壁,構成減振系統的上半部分。
四個橡膠注油減振墊60被下固定條中的通孔51依靠緊配合固定。四顆鐵柱90朝向往上鉚接在下固定條50的通孔53中。四只彈簧70分別套在四個橡膠注油減振墊60上。構成減振系統的下半部分。
上半部分的四只鋼制連桿80與下半部分四個橡膠注油減振墊60上的孔62分別對準連接在一起。車載條件下的顛簸振動都能有效的經橡膠注油減振墊60與鋼制壓簧70構成的減振器件衰減后,再傳遞到硬盤。再將兩限制鋁片40的兩個通孔41對準下半部分的鐵柱90上的91,用四顆導電螺釘11a將兩者固定住,限制鋁片40與鐵柱90構成一個限位空間,在遇到各個方向跌落沖擊時依靠泡棉的緩沖效果把沖擊力衰減到硬盤可以接受的程度。
根據能量守恒原理,外界的振動能量可以通過橡膠注油減振墊的阻尼作用轉化為熱量,振動能量衰減之后再傳遞到硬盤。以外界振動能量的頻率來分區,在振動頻率在低于隔振系統固有頻率處,對隔振效果起主要作用的為彈簧的剛度,又稱剛度控制,合理選擇彈簧剛度就能有效的抑制振動放大。在共振頻率處,影響共振振幅放大的因素為減振系統的質量,稱為質量控制,合理選擇減振系統的質量就能有效的抑制振幅放大。度過了共振區域后,主要靠阻尼油囊的非線性作用就能有效吸收衰減振動能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銳明視訊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銳明視訊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7425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