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混合自動重傳信道編碼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073808.2 | 申請日: | 2007-04-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82192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08 |
| 發明(設計)人: | 徐俊;胡留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00 | 分類號: | H04L1/00;H04L27/26;H04B1/7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許志勇;顏濤 |
| 地址: | 518057廣東省深圳市南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混合 自動 信道編碼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混合自動請求HARQ和無線基帶處理,具體涉及一種HARQ無線系統信號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一)七十年代初美國貝爾實驗室提出的蜂窩概念使移動通信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代移動通信系統采用了頻分多址FDMA模擬調制方式。
第二代蜂窩系統采用了時分多址TDMA和碼分多址CDMA的數字調制方式,提高了系統容量,并采用獨立信道傳輸信令的方式,使系統性能大為改善。主要包括北歐的GSM和北美的IS-95。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IMT-2000能提供更大的系統容量,以滿足多媒體通信的要求。主要包括北美的cdma2000,歐洲的WCDMA和中國的TDS-CDMA。R99是WCDMA的正式版本;HSPA是WCDMA的3.5G后續演進。
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主要采用了OFDM技術,具有真正意義的高速寬帶接入。例如:WIMAX,LTE,AIE和IMT-ADVANCED等。
WIMAX是由IEEE標準組織發布的,WCDMA/TDS-CDMA、LTE是由3GPP標準組織發布的,cdma2000、AIE是由3GPP2標準組織發布的。
(二)無線接口往往是移動通信系統的決定因素,換句話說無線接口技術的演進直接決定了移動通信系統的改朝換代。無線接口通常包括收發信機(基站和終端)和空中信道,而收發信機是由基帶、中頻和射頻三個部分。在無線接口技術中,基帶處理往往是最重要的,因此著重討論物理信道映射之前的基帶處理流程。
①WCDMA和TDS-CDMA的信號處理整體過程如圖1和2所示,其中,圖1給出下行處理流程,圖2給出了上行處理流程,圖中虛線大框內的步驟是對應基帶處理內的過程。
②基帶處理過程和物理信道映射步驟,由3GPP標準組織規定:
圖3給出了HSPA和可能LTE的信道編碼(編碼與復用)基帶處理流程,主要描述物理信道映射之前;圖4給出了的AIE基本信道編碼(編碼與復用)基帶處理流程,主要描述物理信道映射之前;圖5給出了的WIMAX基本信道編碼(編碼與復用)基帶處理流程,主要描述物理信道映射之前。需要指出,對于一個突發的所有碼塊,編碼調制得到符號都將進行物理信道映射,這樣物理信道映射就具有了碼塊級聯的功能,所以碼塊級聯這個模塊是不存在。下面,對以上這幾種基帶處理過程主要包括步驟和物理信道映射步驟分別說明如下:
i碼塊分段Code?Block?Segmentation
由于信道編碼coding具有允許的最大編碼塊大小,一個大的傳輸塊(或者突發,或者子包)需要被分為多個碼塊,然后才可以分別進行編碼。
ii碼塊級聯Code?Block?Segmentation
一個大的傳輸塊(或者突發,或者子包)需要被分為多個碼塊,然后分別進行編碼以及后續處理,處理后的多個數據塊將被級聯起來。
iii碼率匹配Code?Rate?Matching
因為物理信道映射的情況非常多,而最終物理信道的傳輸能力是有限種,需要通過速率匹配使得復用后的數據量正好與物理信道的能力相適應;此外,速率匹配還提供一種QoS保證機制,平衡各業務的質量。碼率匹配主要手段是對數據進行重復或刪減。
iv添加循環冗余差錯檢測CRC碼
在每個傳輸塊TB后添加CRC碼。CRC長度由傳輸格式的半靜態屬性給出,可為0、8、12、16、24比特;除非進行鏈路重配置,否則不會改變。CRC只具有檢錯功能,沒有糾錯功能,用于在接收端檢測該TB中是否有出錯比特,進而用于測量BLER。如果沒有TB輸入,不應該計算CRC;如果有TB輸入,但輸入TB?SIZE=0,仍要添加CRC,只是CRC均為0。CRC位添加在數據末端。
v信道交織interleave
交織的主要目的是將突發錯誤變成隨機錯誤以利于譯碼器進行糾錯,抵抗深度快衰落造成的影響。首先,交織往往盡可能確保相鄰碼字比特被映射到不相鄰的位置。另一個拓展的考慮,交織往往盡可能保證將相鄰的碼字比特交替地映射到可靠性不同的星座圖比特或者OFDM子載波上,避免長時間低可靠傳輸數據。
vi信道編碼coding
在原數據流中加入冗余信息,使接收機能夠檢測和糾正由于傳輸媒介帶來的信號誤差,同時提高數據傳輸速率。目前使用較多的是卷積編碼,Turbo編碼和LDPC編碼。另外,使用編碼會增加了無效負荷和傳輸時間。
vii隨機化Randomize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7380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岷江百合型香料組合物
- 下一篇:用于表面去污的可抽吸凝膠及其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