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實現私網地址可訪問的方法及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73529.6 | 申請日: | 2007-03-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67366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17 |
| 發明(設計)人: | 汪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汪濤 |
| 主分類號: | H04L12/28 | 分類號: | H04L12/28;H04L12/56;H04L29/06;H04L29/1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順天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易釗 |
| 地址: | 518000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實現 地址 訪問 方法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網絡技術,特別涉及一種實現網絡地址端口轉換(NetworkAddress?Port?Translation,簡稱NAPT)中私網地址可訪問的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軟交換系統的用戶接入方式。從軟交換機放置的等級區分,大致可分兩類:(1)通過公共交換電話網(PSTN)接入,軟交換機位于匯接局/長途局;(2)通過IP網接入,軟交換機相當于本地端局。對于第一種接入方式,通過原有的PSTN交換機接入,和傳統方式相比用戶側沒有任何變化,也不存在IP地址問題;對于第二種接入方式(包括IP-IP、IP-PSTN等),IP多媒體用戶通過IP網接入,必須分配IP地址。由于Internet協議版本4(IPv4)本身地址空間有限,且分配不均,隨著互聯網用戶的飛速發展,IP地址空間匱乏情況越來越嚴重,因此運營商、企業用戶等大量采用私有IP地址。據估計目前網上使用私有IP地址的設備數量遠遠超過使用公網IP地址的設備數量。
目前解決IPv4地址空間耗盡這個問題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長期的方法;另一種是短期的方法。對于長期的方法就是:采用新的地址空間更大的IP地址協議,目前主要是Internet協議版本6(IPv6)協議。但是,如果采用全新的IPv6協議,那么與現有的IPv4地址不能直接兼容,需要全世界的路由器全部升級,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而對于短期方法大致分為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提高地址分配效率,引入子網、超網等技術,無類別域間路由選擇(Classless?and?Subnet?Address?Extensions?and?Supernetting,簡稱CIDR)參見RFC1519,這種方法是通過改進IP地址類別表達,從而減少因A、B、C三類地址之間過大的差別而帶來的地址浪費。
這種方法的好處就是增加的地址與已有的IPv4地址在使用上沒有任何區別,但缺點在于僅僅是減少IPv4地址的浪費,并不能帶來地址空間實質性的改進,對解決IPv4地址空間耗盡這個問題的幫助有限。
第二階段,通過NAT方法實現的地址重復使用,參見RFC1631。這種方法是通過選取一些只在私網(Stub?Domain)中使用的地址,組建成封閉的私網。私網中的IP地址(私網IP地址的分配參見RFC1918)可以在其他私網中重復使用。當私網的數據包傳到公網時,在邊界上把它翻譯成一個公網的地址,這些公網的地址是可以動態地被表達私網中不同的IP地址,從而實現地址的動態重復使用。
第三階段,利用IP地址的端口進行私網地址映射NAPT,參見RFC3022,當這些私網用戶在訪問公網時,一般采用網絡地址轉換(NAT)+動態的端口轉換(PAT)技術來解決地址轉換問題。當私網內部設備試圖訪問外部網絡時,NAT技術可將其私有的IP地址轉換成公網的IP地址。PAT技術可解決公網IP地址緊缺的問題,PAT將私有IP地址+TCP/UDP端口轉換并為一個公網IP地址+一個TCP/UDP端口,這樣可有多個私有地址對應一個公網地址,用不同的TCP/UDP端口進行區分。NAT與PAT通常被同時使用,稱為網絡地址端口轉換(NAPT)。
這種方法也就是將邊界上承擔映射的公網IP地址端口映射為私網里的某個套接字(IP地址+TCP/UDP端口),從而使邊界上單個公網IP地址可同時表達多個私網的IP地址,使得地址重復使用能力大為增加,目前私網主要傾向采用NAPT方式。
上述第二階段、第三階段所述的方法中,NAT和NATP可極大提高IP地址的重用能力,特別是NATP可在一個IP地址上產生大量新的IP地址空間,事實上已經具備了地址擴展功能,從而根本上突破IPv4地址空間限制的潛力,但是這類方法也存在一些缺陷,具體描述參見RFC1631,如下:
The?negative?characteristics?are: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汪濤,未經汪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7352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導光器件以及導光裝置
- 下一篇:有色合金熔煉熔劑及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