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利用林木剩余物制備多層膠合板材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72799.5 | 申請日: | 2007-09-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30251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2-27 |
| 發明(設計)人: | 鄭光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光林 |
| 主分類號: | B27D1/04 | 分類號: | B27D1/04;B27D1/06;B27D1/08;B27D1/10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吳國清 |
| 地址: | 165300黑龍江省***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利用 林木 剩余物 制備 多層 膠合 板材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多層膠合板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的多層膠合板或混凝土建筑模板生產工藝,必須使用優質的天然林木材(以下簡稱“原木”)。將優質原木旋切成單板,經剪切、干燥、涂膠后拼接成915×1830mm、1220×2440mm不同規格長度的單板,再經排板(或稱‘組坯’)、熱壓等工序完成膠合板的生產。為保證單板的出材率,必須使用林區專門為生產膠合板選材的優質原木,生產過程中出材率也只能達到2.5立方米原木出1立方米的成品?,F有的板材質量差。大量剩余物多數都作為燒柴燒掉或被遺棄。嚴重的浪費了國家寶貴的自然資源。1、伐區剩余物:采伐時就把徑級細的、彎的樹梢以及心腐的樹根無法利用;2、枕木邊角料:由于我公司是加工枕木合格率最高的企業之一,所以枕木生產量大,生產枕木的原木直徑都在27~32cm以上,而枕木的直徑為24.5cm,而且加工枕木的都是優質原木,將原木徑級大的加工枕木的剩余物也不能有效利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大量林區剩余物多數都作為燒柴燒掉或被遺棄,木材的邊角料也不能有效利用和資源浪費,現有板材質量差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利用林木剩余物制備多層膠合板材的方法,解決上述問題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利用林木剩余物制備膠合板材的方法的步驟如下:
步驟一、設計剪切板臺:用2mm的鐵片焊成長度不同的一片片的靠尺;將經旋切機旋切的大小單板放在剪切板臺上剪切成不同矩形和方形的單板;
步驟二、對步驟一剪切的矩形和方形單板進行干燥;
步驟三、組坯排板,將剪切成不同規格長度的矩形和方形單板,表板與背板的長度與板材的長度相同,表板與背板相鄰層的單板長度為板材長度的1/2或自然寬板,中間各層矩形和方形單板的長度為板材長度的1/8或更短規格的矩形和方形單板進行排列組合,兩層間為膠粘層,相鄰層的單板,奇數層單板為橫向排列,偶數層單板為縱向排列;
步驟四、將經步驟三組坯排板的板坯送入熱壓機進行熱壓膠合;
步驟五、將熱壓膠合后的毛坯板鋸切成所需規格的多層膠合板材。
本發明的方法制備的多層膠合板,有效利用林區的剩余物,每生產一立方米(M3)“多層膠合板”能節約原木0.96M3;以年生產能力為一萬立方米(M3)產品計算,每年能節約砍伐原木資源9600M3。現有建筑模板僅能使用5~6次,而本發明制備的多層建筑模板能使用12~18次,是現有建筑用模板的2~3倍,具有低成本、高質量,靜曲強度是“膠合板”國家標準的2倍以上。本發明的板材結構搭配科學合理,能確保達到和超過國家膠合板或混凝土模板的質量標準。
附圖說明
圖1是設計剪切板臺靠尺示意圖,圖2是具體實施方式二第一層表板示意圖,圖3是具體實施方式二第二層不同寬度單板排列示意圖,圖4是具體實施方式二第三層不同長和寬度單板排列示意圖,圖5是具體實施方式二第四層不同長和寬度單板排列示意圖,圖6是具體實施方式二第五層不同長和寬度單板排列示意圖,圖7是具體實施方式二第六層不同長和寬度單板排列示意圖,圖8是具體實施方式二第七層不同長和寬度單板排列示意圖,圖9是具體實施方式二第八層不同寬度單板排列示意圖,圖10是具體實施方式二第九層背板排列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一:本實施方式由下列步驟實現:
步驟一、設計剪切板臺:用2mm厚48mm寬的鐵片切成110、144、207、266、313、470、615、940mm長的七種規格,一片片地按規定順序重疊并焊成一體,固定在剪切臺上,稱為“靠尺”(如圖1所示);經旋切機旋切的大小零碎單板,先按橫紋剪切單板一頭齊邊,依據單板長度放在相應的靠尺位上剪切另一頭,單板的長度就確定了;再把橫紋切齊的一邊,放在靠尺90度靠位上剪切順紋的一邊,再翻過來再切順紋的另一邊,使兩邊平行。這樣單板就被剪切成不同規格的矩形和方形單板;
步驟二、對步驟一剪切的矩形和方形單板進行干燥;使用自行設計的“雙層循環式木材干燥窯”對剪切成的各種規格單板進行干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光林,未經鄭光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7279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天線裝置
- 下一篇:汗光復合牢度提升劑及其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