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工業以太網精簡IP協議的工作過程展現裝置及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72616.X | 申請日: | 2007-08-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06495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1-16 |
| 發明(設計)人: | 佟為明;張東中;李鳳閣;劉勇;裴斐;趙晶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L12/28 | 分類號: | H04L12/28;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王吉東 |
| 地址: | 150001黑龍江***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工業 以太網 精簡 ip 協議 工作 過程 展現 裝置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協議的工作過程展現裝置及方法,具體涉及到工業以太網精簡IP協議的工作過程展現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使用TCP/IP協議棧的以太網技術正在被越來越多地應用于工業現場。而IP(互聯網協議)是TCP/IP的核心之一,也是網絡層中最重要的協議。傳統IP協議最重要的功能是提供了一種統一的格式,并以IP地址作為尋址依據,使來自不同的應用協議的數據能夠在Internet上暢通的傳輸。而在目前采用以太網(包含TCP協議棧)的工業控制網絡中,現場設備層的所有節點都工作在一個局域網中,這個網段往往利用交換機或者路由器與管理層網絡隔離,一般不直接與Internet進行通信,這就說明應用在這種環境中的IP協議不需要實現路由選擇和子網尋址的功能。這樣,在這個單獨的局域網網絡中,有一個統一的MTU(最大傳輸單元),節點之間不會發送超過MTU的數據包,也就是說IP的分片和重組功能一般也用不到。另外,運行精簡TCP/IP協議棧的底層節點往往都是由單片機作為核心處理器,其資源有限,這需要在滿足基本通信暢通的基礎上采用最精簡的程序設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提供了一種典型的工業以太網精簡IP協議的工作過程展現裝置及方法,達到將所述IP協議的工作過程直觀的展現出來的目的。
工業以太網精簡IP協議的工作過程展現裝置由網絡總線、主節點和從節點組成,主節點是用戶的主要操作對象,是控制IP協議展現過程的主動方,各種參數的設置都在所述主節點中完成的;從節點用來接收主節點發送的ICMP回顯請求,解析ICMP回顯請求,構造ICMP回顯應答、返回ICMP回顯應答,所述主節點和從節點的結構相同,均是由微處理器、鍵盤、以太網控制器、以太網接口電路和顯示器組成,鍵盤的信號輸出端和微處理器的信號輸入端連接,顯示器的信號輸入端和所述微處理器的信號輸出端連接,所述微處理器的I/O口通過以太網控制器、以太網接口電路與網絡總線連接。
所述ICMP是Internet?Control?Messages?Protocol,網間控制報文協議。
工業以太網精簡IP協議的工作過程展現方法的具體過程為:
步驟101:系統初始化;
步驟102:配置主節點的通信參數;
步驟103:配置從節點的通信參數;
步驟104:在主節點上構造載有ICMP回顯請求的IP報文;
步驟105:主節點發送步驟104構造完成的IP報文到網絡總線上;
步驟106:從節點接收到主節點發送的載有ICMP回顯請求的IP報文后,構造載有ICMP回顯應答的IP報文;
步驟107:從節點發送步驟106構造完成的載有ICMP回顯應答的IP報文到網絡總線上;
步驟108:主節點接收到從節點發送的載有ICMP回顯應答的IP報文后,在主節點的顯示器上顯示ICMP應答報文的內容。
本發明通過對PING程序的分步實現,直觀地展現了精簡IP協議的工作過程和細節,使操作者能夠深入掌握精簡IP協議在局域網中的運行過程及細節,為開發、應用工業以太網中的精簡TCP/IP協議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發明可以應用到大專院校等教育機構的教學實驗系統中。
附圖說明
圖1是工業以太網精簡IP協議的工作過程展現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主節點1和從節點2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工業以太網精簡IP協議的工作過程展現方法的流程圖,圖4是工業以太網精簡IP協議的工作過程展現方法中顯示的待構造的ICMP報文的格式和內容,圖5是工業以太網精簡IP協議的工作過程展現方法中顯示的待構造的載有ICMP報文的IP報文格式和內容。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一:本實施方式的工業以太網精簡IP協議的工作過程展現裝置由網絡總線20、主節點1和從節點2組成,主節點1是用戶的主要操作對象,是控制IP協議展現過程的主動方,各種參數的設置都在所述主節點1中完成的;從節點2用來接收主節點1發送的ICMP回顯請求,解析ICMP回顯請求,構造ICMP回顯應答、返回ICMP回顯應答,所述主節點1和所述從節點2的結構相同,均是由微處理器10、鍵盤13、以太網控制器11、以太網接口電路12、顯示器14組成,鍵盤13的信號輸出端和微處理器10的信號輸入端連接,顯示器14的信號輸入端和所述微處理器10的信號輸出端連接,所述微處理器10的I/O口通過以太網控制器11、以太網接口電路12與網絡總線20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未經哈爾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7261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