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液雙金屬復合鑄造顎板生產工藝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72585.8 | 申請日: | 2007-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57398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2-04 |
| 發明(設計)人: | 榮守范;郭繼偉;黃志求;李俊剛;朱永長;張敬強;于峰;江麗煒 | 申請(專利權)人: | 榮守范 |
| 主分類號: | B22D19/16 | 分類號: | B22D19/16;B22D7/02;B22D1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4007黑龍江省佳木***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金屬 復合 鑄造 生產工藝 方法 | ||
所屬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雙液雙金屬復合鑄造顎板生產工藝方法。尤其是通過在復合材料先澆注的金屬耐磨工作層處放置激冷材料,以保證結晶界面與基體具有一定的溫度梯度和完整結合界面的一種雙液雙金屬復合鑄造顎板的生產工藝方法。
背景技術:
鄂板是鄂式破碎機上的重要零件,也是破碎機上消耗最大、最容易損壞的零件。目前,國內破碎機使用的各種型號的傳統鄂板,大多都是采用中碳合金鋼、高錳鋼或高鉻鑄鐵。中碳合金鋼和高錳鋼韌性雖好,但硬度低,抗磨性相對較差,錘頭使用壽命低;高鉻鑄鐵雖然抗磨性好,但因其韌性較差,使用過程中容易在產生斷裂現象。
雙液雙金屬復合鑄造顎板生產工藝方法,由于耐磨工作層表面采用了高鉻鑄鐵,襯層用低合金鋼材質制作,即發揮了工作層高鉻鑄鐵耐磨性好的作用,也發揮了襯層材料韌性強的特長,使鄂板的使用壽命明顯增加。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鄂板材質耐磨性相對較差,和高鉻鑄鐵在使用過程中容易發生斷裂等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雙液雙金屬復合鑄造顎板的生產工藝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采用兩個澆注系統,先澆入工作表面金屬液,達到工藝要求的復合界面或稍下一點時,根據鑄件大小,間隔3-120秒,之后,再澆入襯層金屬液,并在復合材料的高鉻鑄鐵處放置激冷材料,同時,襯層采用雨淋式澆注系統,防止后澆注的金屬液對結合界面的過渡沖刷,以保證結晶界面與基體具有一定的溫度梯度和一定厚度及均勻、完整的結合界面。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雙液雙金屬復合鑄造方法生產鄂板,使工作面具有很高的耐磨性,襯層部分具有良好的沖擊韌性,充分發揮了各種材料的特長。同時雨淋式澆注系統的使用,確保了復合材料界面的均勻和完整,使鄂板的使用性能得以優化。
附圖說明
下面是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詳細的說明。
附圖是雙液雙金屬復合鑄造鄂板的鑄造工藝示意圖,圖中1是復合材料工作層,其材質為高碳貝氏體鋼、高鉻鑄鐵或高鉻鋼,在耐磨工作層處放置激冷材料,用于加速金屬液的冷卻,為了防止混料現象,激冷材料應放置在雙液結合面以下,根據鑄件大小,可以放置在鄂板結合部位以下的兩側或四周;圖中2是襯層,材質為低合金鋼,以保證鄂板的整體強度;圖中3是工作層的澆注系統,用于澆鑄或補縮高鉻鑄鐵或高合金鋼液體;圖中4是用于澆注襯層的雨淋式澆注系統,用于澆注或補縮襯層的金屬液,并防止后澆注的金屬液對結合界面的過渡沖刷,確保結合界面的均勻和完整;圖中5是雙金屬復合界面。
具體實施方式
采用兩個澆注系統,先在工作層澆口處澆入高鉻鑄鐵(或高碳貝氏體鋼、高鉻鋼),當金屬液達到復合界面或稍下一點時,根據鑄件大小,間隔3-120秒,之后,再在襯層澆口處澆入低合金鋼,并在耐磨工作層處放置激冷材料,同時,襯層采用雨淋式澆注系統,防止后澆注的金屬液對結合界面的過渡沖刷,以保證結晶界面與基體具有一定的溫度梯度和一定厚度及均勻、完整的結合界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榮守范,未經榮守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7258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陀螺卷筆刀
- 下一篇:一種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的中藥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