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超大尺寸碳化硅空間反射鏡坯體的制造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72300.0 | 申請日: | 2007-06-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15436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2-03 |
| 發明(設計)人: | 韓杰才;張宇民;周玉鋒;孟松鶴;杜善義;左洪波;赫曉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2B5/08 | 分類號: | G02B5/08;G02B1/02;C01B31/36;G02B7/183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東方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陳曉光 |
| 地址: | 150001黑龍江***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超大 尺寸 碳化硅 空間 反射 鏡坯體 制造 方法 | ||
1.一種超大尺寸碳化硅空間反射鏡坯體的制造方法,其組成包括:優化設計反射鏡的外形及尺寸,其特征是:將超大尺寸的反射鏡分割為小尺寸的毛坯圖,通過計算機和數控加工設備制造模具、制備漿料,澆注,并用反應燒結法制造毛坯、對毛坯加工并采用釬焊的方法將各個毛坯連接一起、修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尺寸碳化硅空間反射鏡坯體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分割為根據確定的反射鏡的形狀及尺寸,將反射鏡盡量以對稱的方式進行分割,分割為平面分割,每個部件含有相同的形狀的組成部分。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大尺寸碳化硅空間反射鏡坯體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制造模具過程中,使用優質的石膏粉與水以3∶2的比例混合均勻來鑄造模具。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大尺寸碳化硅空間反射鏡坯體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制備漿料并用反應燒結法制造毛坯是將碳化硅、碳粉、穩定劑、水,按比例進行配制:固體部分占總重量的2/3,碳粉占固體部分的5~10%,碳化硅粉占固體部分的90~95%,穩定劑占0.4~1.1%,其余部分為純凈水,其中,碳化硅粉由粒徑分別為5~10μm和40~60μm的粉末按1∶1的比例混合,并將其混合后放置到專用的大型攪拌機中進行24小時的連續同方向的攪拌,并在攪拌過程中調整料漿的粘度;一組工作人員同時將漿料澆注到模具內,每人澆注速度在每人10mL/sec以內,脫模后形成素坯,然后對素坯進行烘干和修整;將相當于素坯重量的10~30%的硅粉均勻地堆放在素坯表面,然后將它們一起轉入反應燒結爐內,按碳化硅反應燒結法成毛坯。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超大尺寸碳化硅空間反射鏡坯體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制備漿料并用反應燒結法制造毛坯是將碳化硅、碳粉、穩定劑、水,按比例進行配制:固體部分占總重量的2/3,碳粉占固體部分的5~10%,碳化硅粉占固體部分的90~95%,穩定劑占0.4~1.1%,其余部分為純凈水,其中,碳化硅粉由粒徑分別為5~10μm和40~60μm的粉末按1∶1的比例混合,并將其混合后放置到專用的大型攪拌機中進行24小時的連續同方向的攪拌,并在攪拌過程中調整料漿的粘度;一組工作人員同時將漿料澆注到模具內,每人澆注速度在10mL/sec以內,脫模后形成素坯,然后對素坯進行烘干和修整;將相當于素坯重量的10~30%的硅粉均勻地堆放在素坯表面,然后將它們一起轉入反應燒結爐內,按碳化硅反應燒結法成毛坯。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超大尺寸碳化硅空間反射鏡坯體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對毛坯加工是對毛坯的底面、反射面及兩側需要釬焊的面進行機械加工,其中加工毛坯的側面,不僅要去除在設計時的加厚部分,而且要將側面的表面平面度低于0.1mm,另外還要對側面進行清洗和脫脂處理,將釬料堆放在焊接面中間的縫隙中,采用釬焊的方法將各個毛坯連接一起,即將溫度升高到900℃,保溫30分鐘后冷卻。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超大尺寸碳化硅空間反射鏡坯體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對毛坯加工是對毛坯的底面、反射面及兩側需要釬焊的面進行機械加工,其中加工毛坯的側面,不僅要去除在設計時的加厚部分,而且要將側面的表面平面度低于0.1mm,另外還要對側面進行清洗和脫脂處理,將釬料堆放在焊接面中間的縫隙中,采用釬焊的方法將各個毛坯連接一起,即將溫度升高到900℃,保溫30分鐘后冷卻。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超大尺寸碳化硅空間反射鏡坯體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對毛坯加工是對毛坯的底面、反射面及兩側需要釬焊的面進行機械加工,其中加工毛坯的側面,不僅要去除在設計時的加厚部分,而且要將側面的表面平面度低于0.1mm,另外還要對側面進行清洗和脫脂處理,將釬料堆放在焊接面中間的縫隙中,采用釬焊的方法將各個毛坯連接一起,即將溫度升高到900℃,保溫30分鐘后冷卻。
9.一種碳化硅材料在空間反射鏡坯體分割制造方面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未經哈爾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7230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