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力電纜加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071134.2 | 申請日: | 2007-09-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39828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1-07 |
| 發明(設計)人: | 岳振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朱水良 |
| 主分類號: | H01B13/00 | 分類號: | H01B13/00;H01B9/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華鼎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韓洪 |
| 地址: | 314204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力電纜 加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力電纜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用于傳輸和分配電能的電纜常用于城市地下電網、發電站的引出線路、工礦企業的內部供電及過江、過海的水下輸電線。在電力線路中,電纜所占的比重正逐漸增加。
電力電纜一般埋設于土壤中或敷設于室內,溝道,隧道中,線間絕緣距離小,不用桿塔,占地少,基本不占地面上空間,受氣候條件和周圍環境影響小,傳輸性能穩定,可靠性高。因此被廣泛應用于各行業。
高壓交聯聚乙烯電纜在交聯過程中會產生一些副產物,如果這些副產物殘留在絕緣內部,會降低絕緣品質,殘留氣體的膨脹會影響電纜與接頭的配合,直接影響電纜的安全運行。電纜加工過程中都要對絕緣層進行除氣。目前的加工工藝是在三層共擠交聯后進行高溫除氣或者自然除氣。高溫除氣是指將三層共擠交聯后的半成品放置在70℃左右的烘房環境內,進行空氣加熱除氣;自然除氣是將電纜半制品置于大氣中更長的天數。
自然除氣最大的缺陷就是除氣時間長。絕緣層為4.5mm的電纜需要放置在室溫環境中4-5天的時間才能完全除氣;絕緣層為10.5mm的電纜需要放置在室溫環境中6-7天的時間才能完全除氣。烘房除氣一定程度上縮短了除氣時間,絕緣層為17mm的電纜需要放置在70℃左右的環境中8-9天的時間才能完全除氣;隨著絕緣層厚度的不斷增大,所需要自然除氣或者烘房除氣的時間就越長,生產效率就越低,產品交貨期也越長,造成經常耽誤交貨期,影響企業效益。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提出一種電力電纜加工方法,能夠縮短除氣時間,節約能源,提高生產效率,縮短交貨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電力電纜加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驟:拉絲、絞線、三層共擠交聯、銅帶屏蔽、成纜鎧裝和套外護套,在三層共擠交聯步驟之后,銅帶屏蔽步驟之前還包括通電除氣步驟,所述通電除氣是將電纜的兩端與電源連接,構成閉合回路,給電纜通電若干小時,除去內部如產物殘留氣體。
作為優選,所述通電除氣步驟中電源采用調壓器。
作為優選,所述通電除氣步驟中還采用電流表和調節電阻,所述電流表、調節電阻串聯在電纜與電源之間。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在三層共擠交聯后對電纜進行通電除氣,通電除氣比自然除氣的效果更好,并且除氣時間大大縮短,一般不到一天的時間就能夠完成除氣過程,除氣效率高,提高了整個電纜加工的生產效率,縮短了交貨期。提高了企業生產效益。
本發明的特征及優點將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電力電纜加工方法的工藝流程圖;
圖2是本發明電力電纜加工方法中通電除氣步驟的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電力電纜加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驟:拉絲1、絞線2、三層共擠交聯3、通電除氣4、銅帶屏蔽5、成纜鎧裝6和套外護套7。
通電除氣4:如圖2所示,將電纜21的兩端與電源22連接,構成閉合回路,給電纜通電10-30小時,除去內部副產物殘留氣體。電源22優選采用調壓器。還采用電流表23和調節電阻24,所述電流表23、調節電阻24串聯在電纜21與電源22之間。
上述實施例是對本發明的說明,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定,任何對本發明簡單變換后的方案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朱水良,未經朱水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7113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