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晶硅鑄錠爐的爐體保護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70537.5 | 申請日: | 2007-08-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58548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4-09 |
| 發明(設計)人: | 徐芳華;衛國軍;孫海梁;高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紹興縣精工機電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7B14/08 | 分類號: | F27B14/08 |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戴曉翔 |
| 地址: | 312030浙江省紹興縣***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晶 鑄錠 保護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多晶硅鑄錠爐的爐體保護裝置,屬多晶硅鑄錠爐的制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硅是自然界常見的一種化學元素,純凈的硅熔點1414℃,用于太陽能級多晶硅純度一般在99.99%以上。多晶硅鑄錠爐是一種專業硅重熔設備,用于生產大量合格的太陽能用多晶硅鑄錠。實際生產中,由于涉及高溫低壓的熔煉環境,因此,安全至關重要!而多晶硅在熔化、結晶等生產工藝環節中,難免會出現硅液溢流現象,如何處理是保障設備以及人身安全的一項重要技術。而現有多晶硅鑄錠爐由于結構設計上的不足,難以滿足生產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能有效避免硅液對爐體損傷的多晶硅鑄錠爐的爐體保護裝置。
本發明為多晶硅鑄錠爐的爐體保護裝置,包括爐體,其特征在于爐體的底部設有凸臺套管和巖棉,巖棉的上部設有固定于凸臺套管上帶端蓋的套管。
所述端蓋的中部還可設有護套管。
所述的套管與凸臺套管可通過螺紋固定聯接。
所述套管,端蓋,護套管的材料可為高純石墨,能保證具有優良的耐高溫特性。
所述凸臺套管與爐體的材料可為不銹鋼。
所述爐體的底部還可設有中間夾層,可進一步提高爐體的散熱冷卻效果。
本發明設計合理,通過由巖棉、凸臺套管、帶端蓋的套管等構成的爐體保護裝置的作用,能有效防止承裝硅液的坩堝在發生破裂或其它原因導致硅液溢出時,流向爐體底部的硅液在爐體底部堆積,高溫硅液熱能燒穿爐體鋼板,從而引發災難性事故的現象發生。避免了硅液對爐體的損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整體結構剖視圖;
圖2為圖1所示A部分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使用狀態時的結構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主要由帶中間夾層11的爐體9,置于爐體9底部的凸臺套管10和巖棉5,置于巖棉5上部固定于凸臺套管10上帶端蓋7的套管8,置于端蓋7中部的護套管6等構成;套管8與凸臺套管10通過螺紋固定聯接。套管8、端蓋7、護套管6的材料為高純石墨,凸臺套管10與爐體9的材料為不銹鋼。
正常工作情況下,爐體9內是一個高溫低壓、高潔凈的工作環境,是決不允許冷卻水以任何方式向爐內滲水的。套管8上面固定著端蓋7,端蓋7中間有孔,插著一根護套管6,護套管6穿過爐體9內的保溫隔板4并超出其表面一定距離,護套管6中空,以方便爐體9內的其它零部件從中穿過。套管8與凸臺護套10通過螺紋擰緊后其端面扣壓在鋪設在爐體9底部的耐高溫巖棉5上。所有這些一起構成一套保護裝置,其目的就是防止承裝硅液的石英坩堝1在發生破裂或其它原因導致硅液溢出時,流向爐體底部的硅液在爐體9底部堆積,高溫硅液熱能燒穿爐體鋼板,使冷卻水暴露在高溫低壓的爐內,從而引發災難性事故。
使用時,將石英坩堝1置于石墨坩堝2內然后放置于熱交換臺3上,原材料硅12在石英坩堝1中被加熱熔化。當石英坩堝1出現裂紋時,硅液必然沿著石墨坩堝2與石英坩堝1之間的縫隙,按附圖3所示箭頭方向往下流,積聚在保溫隔板4中部的護套管6周圍以及爐體底部的套管8和端蓋7周圍,對凸臺護套10和爐體9起到隔離保護作用,避免了高溫硅液與爐體不銹鋼材質直接接觸而造成的損壞。當硅液在護套管6和套管8周圍完全冷卻成固體狀13后,打開爐體9,更換部分損壞的套管8、端蓋7、護套管6等石墨器件以及其它零部件,即可再次投入生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紹興縣精工機電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紹興縣精工機電研究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7053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