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配油器彈簧壓套擰緊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69190.2 | 申請日: | 2007-06-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69942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1-14 |
| 發明(設計)人: | 盛奎川;錢湘群;周國良;方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3P19/06 | 分類號: | B23P19/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銀益 |
| 地址: | 310007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配油器 彈簧 擰緊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擰緊裝置,尤其是一種配油器彈簧壓套(定量接頭)擰緊裝置。
背景技術
潤滑系統的配油器是將主油管的潤滑油脂精確定量,并將不同數量的油脂輸入到各個潤滑節點的關鍵部件。配油器內有儲油柱塞、彈簧、O型密封圈和彈簧壓套(或稱為定量接頭)等零件,目前還沒有相應的自動擰緊工具,主要采用手工安裝。裝配過程中,安裝人員需克服彈簧110N的力才能擰入彈簧壓套,一般擰1h左右就會感到手臂發抖使不上勁,勞動強度很大。不管是采用手動擰入還是電動擰入,都不易把握螺紋旋入方向,經常出現彈簧壓套被擰歪,使配油器殼體螺紋滑牙,殼體報廢率高達30%以上。另外,配油器的密封性要求很高,彈簧壓套與配油器殼體端面結合處采用O型密封圈進行密封,因此,擰緊時要求有一定的擰緊度,且每個壓套的擰緊度都相同,但不能擰得太緊,否則容易將O型密封圈割斷。手工操作很難做到這一點,即使是經驗豐富的熟練操作人員,也難以保證產品的質量,而且生產效率很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配油器彈簧壓套擰緊裝置。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配油器彈簧壓套擰緊裝置,包括擰緊套筒,還包括殼體、止推軸承、軸、鋼珠、彈簧、調節螺釘和托板;殼體上端設有圓柱體,具有與臺鉆主軸匹配的相連部位;在殼體上沿一圓周方向上均勻分布有至少2個徑向螺孔,螺孔處從外向內依次裝有調節螺釘、彈簧和鋼珠,通過彈簧壓緊鋼珠產生的摩擦力,將殼體動力傳遞至軸上一起轉動;殼體的軸向孔內設有止推軸承和軸,擰緊套筒以螺紋與軸相連,軸的下方被一托板支撐,托板用螺釘連接在殼體上。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的改進,所述徑向螺孔的數量為4個。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的改進,所述軸在螺孔對應位置的圓周方向上設有一圈半圓形的槽,鋼珠位于槽內。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的改進,所述擰緊套筒的端部設有六角頭孔,與彈簧壓套的六角頭相匹配。
本發明與背景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由臺鉆提供動力,彈簧壓套不易被擰歪,退出換擰中途無需停機,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2)配油器彈簧的擰緊度符合設計要求,且每個都相同,確保O型密封圈的密封效果,保證了產品質量;
(3)彈簧的擰緊度可根據壓套規格自行調整,應用范圍較廣。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中配油器彈簧壓套擰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沿圖1中A-A線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配油器彈簧壓套擰緊裝置包括擰緊套筒9,還包括殼體1、止推軸承2、軸3、鋼珠4、調節螺釘5、彈簧6和托板7。殼體1上端設有圓柱體,圓柱體具有與臺鉆主軸匹配的相連部位,套在臺鉆主軸上;殼體1徑向均布四個螺孔,螺孔處從外向內依次裝有調節螺釘5、彈簧6、鋼珠4;殼體1軸向上端設有一止推軸承2,下端為一軸3,與擰緊套筒9以螺紋相連;軸3在螺孔對應位置的圓周方向上設有一圈半圓形的槽,鋼珠4位于槽內,可在槽內滑動;軸3的下方被一托板7支撐,托板7用螺釘8連接在殼體1上;擰緊套筒9的端部設有一六角頭孔,與彈簧壓套的六角頭相匹配。
工作時,動力由臺鉆提供,殼體1套在臺鉆主軸上,彈簧壓套裝在擰緊套筒9上,配油器殼體被固定在臺鉆上。轉動臺鉆搖臂,由于軸3被鋼珠4緊緊頂著,產生的摩擦阻力就帶著軸3隨殼體1同時轉動,彈簧壓套于是被擰入到配油器中。當主軸搖臂行程擰入至設定緊度后,產生的擰力將大于鋼珠4產生的摩擦阻力,鋼珠4在半圓槽內打滑,軸3自動與殼體1分離,擰緊套筒9停止旋入。取下已裝配好的配油器,換上另一個,無需停機即可連續裝配。
如果彈簧壓套的規格不同,即彈簧的擰緊度不同,可以調整調節螺釘5位置,使彈簧6對鋼珠4的壓緊度改變,從而改變鋼珠4的摩擦力和配油器彈簧的擰緊度。
經檢驗使用本發明后的配油器的報廢率幾乎降為零,生產效率提高了近三十倍。
最后,還要注意的是,以上列舉的僅是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顯然,本發明還可以有許多變形,例如殼體徑向均布的螺孔數量可以是2個,3個,甚至多個;擰緊套筒的端部與彈簧壓套的頭部由六角頭改為四角頭相匹配;擰緊套筒與軸的相連方式除了螺紋連接外,還可以是卡扣連接,銷位連接,焊接等種種方式,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從本發明公開的內容直接導出或聯想到的所有變形,均應認為是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6919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晶振快速啟動電路
- 下一篇:用于堿性干電池注鋅膠和電解液的活塞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