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在金屬表面上熔覆高硬度碳化鎢涂層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069010.0 | 申請日: | 2007-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54670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0-17 |
| 發明(設計)人: | 馬淳安;姚建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3C24/10 | 分類號: | C23C24/10;B23K26/3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黃美娟;袁木棋 |
| 地址: | 310014***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金屬 表面上 熔覆高 硬度 碳化 涂層 方法 | ||
1.一種在金屬表面上熔覆高硬度碳化鎢涂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為:首先將制備的介孔結構空心球狀碳化鎢粉末與吸光劑均勻混合,并作為預置涂層材料涂覆于金屬基體材料表面上,然后通過激光熔覆,即得所述的高硬度碳化鎢涂層,所述的介孔結構空心球狀碳化鎢粉末與吸光劑按質量比5~30∶1的比例混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在金屬表面上熔覆高硬度碳化鎢涂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光熔覆工藝參數為:激光波長為10.6μm,輸出功率為2.0~6.0kW,掃描速度為2.0~12.0m/min,掃描寬度為5~15mm。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在金屬表面上熔覆高硬度碳化鎢涂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孔結構空心球狀碳化鎢粉末與吸光劑按質量比8~12∶1的比例混合。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在金屬表面上熔覆高硬度碳化鎢涂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屬基體材料為2Cr13鋼、碳鋼、銅、碳纖維增強聚酰亞胺、鉬或鈦合金。
5.如權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在金屬表面上熔覆高硬度碳化鎢涂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孔結構空心球狀碳化鎢粉末粒徑為0.1~20μm。
6.如權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在金屬表面上熔覆高硬度碳化鎢涂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孔結構空心球狀碳化鎢粉末通過如下法制得:將偏鎢酸銨溶于蒸餾水,配制成2.5~50wt%的偏鎢酸銨水溶液,再將所述的偏鎢酸銨水溶液進行噴霧干燥,獲得H2WO3顆粒前驅體;然后將H2WO3顆粒前驅體在450℃進行焙解1~3小時、再在900℃進行還原碳化10~12小時,還原碳化反應完畢后隔絕空氣迅速冷卻,即得到介孔結構空心球狀碳化鎢粉末。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在金屬表面上熔覆高硬度碳化鎢涂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光熔覆過程中進行惰性氣體同步保護。
8.如權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在金屬表面上熔覆高硬度碳化鎢涂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光劑為黑涂料。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在金屬表面上熔覆高硬度碳化鎢涂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預置涂層厚度為0.2~0.8mm。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在金屬表面上熔覆高硬度碳化鎢涂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驟進行:首先將所述的介孔空心球狀碳化鎢粉末與黑涂料按照質量比為10∶1的比例混合均勻,再涂覆于金屬基體材料表面上,待自然冷卻或加熱烘干,使之形成0.2~0.8mm厚的預置涂層,然后控制激光波長10.6μm,輸出功率2.0~6.0kW,掃描速度2.0~12.0m/min,掃描寬度5~15mm,并通過惰性氣體同步保護進行激光涂覆,即得所述的高硬度碳化鎢涂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業大學,未經浙江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6901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