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低溫生產尼龍纖維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68583.1 | 申請日: | 2007-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54736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0-17 |
| 發明(設計)人: | 來國橋;劉玉峰;章成峰;邱化玉;吳燕婕;伍川;劉毓海;黃昆;劉少軒;陸達天;李慧珍;張秀芹;李龍波;王明超;趙瑩;潘慶華;王篤金;徐怡莊;吳瑾光;徐端夫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D01F6/60 | 分類號: | D01F6/60;D01F1/10;D01D5/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陳小良 |
| 地址: | 310012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低溫 生產 尼龍 纖維 方法 | ||
1、一種低溫生產尼龍纖維的方法,該方法是熔融紡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尼龍熔融紡絲過程中加入一種第一主族金屬的化合物,然后所得熔融體在160~250℃的低溫下進行紡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溫度為170~230℃的低溫下進行。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溫度為200~230℃的低溫下進行。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龍為尼龍6。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族金屬的化合物是第一主族金屬鹽或絡合物,
其中,所述第一主族金屬元素為鋰、鈉、鉀、銣和銫;所述金屬鹽的陰離子或絡合物的配體為磷酸根、碳酸根、羧酸根、硝酸根、硫酸根、磺酸根、亞硫酸根、鹵素陰離子、擬鹵素離子以及其他含氮和/或含氧和/或含硫有機配體或多元配體。
6、根據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用尼龍的重量計,所述第一主族金屬的化合物中第一主族金屬元素的重量為50ppm~10wt%。
7、根據權利要求1、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用尼龍的重量計,所述第一主族金屬的化合物中第一主族金屬元素的重量為0.01wt%~5wt%。
8、根據權利要求1、5、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用尼龍的重量計,所述第一主族金屬的化合物中第一主族金屬元素的重量為0.5wt%~3wt%。
9、根據權利要求1、5-8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族金屬的化合物與部分尼龍制成包括第一主族金屬的化合物的添加劑后再進行加入。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尼龍的熔融之前或熔融期間加入助劑,所述助劑為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光穩定劑和抗靜電劑中的一種或多種。
11、根據權利要求1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尼龍的熔融之前或熔融期間加入的抗氧劑是受阻酚類、亞磷酸鹽中的一種或多種。
12、根據權利要求1、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的抗氧劑為:四[β-(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1,1,3-三(2-甲基-4-羥基-5-特丁基苯基)丁烷、亞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三(3,5-二叔丁基-4-羥基芐基)異氰酸酯、硫代二丙酸雙月桂酯、亞磷酸三壬基苯酯中的一種或多種;
以所用尼龍重量計,抗氧化劑的添加量為0.001wt%-1wt%。
13、根據權利要求1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尼龍的熔融之前或熔融期間加入的紫外線吸收劑是苯并三唑類、苯酮類有機芳香物質。
14、根據權利要求1、10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尼龍的熔融之前或熔融期間加入的紫外線吸收劑為:2-(2-羥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羥基-3,5-二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羥基-5-辛基苯基)-苯并三唑、2-羥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2-(2-羥基-3,5-二叔丁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2-(2-羥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碳黑、氧化鋅、二氧化鈦中的一種或多種;
以所用尼龍的重量計,紫外線吸收劑的添加量為0.001wt%-1wt%。
15、根據權利要求1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穩定劑是鹵化銅、受阻胺類、酚類、二苯甲酮系、三唑系中的一種或多種;
以所用尼龍的重量計,所述光穩定劑的添加量為0.001wt%-1wt%。
16、根據權利要求1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靜電劑是脂肪醇磷酸鹽、脂肪醇氧化烯醚磷酯鹽、脂肪醇磷酸酯鉀、十二烷基硫酸鈉鹽、硬脂酸甘油單酯、月桂醇氧乙烯醚磷酸酯鉀鹽、聚乙二醇中的一種或多種;
以所用尼龍的重量計,所述抗靜電劑的添加量為0.001wt%-1wt%。
17、根據權利要求1、10-16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劑與第一主族金屬的化合物和部分尼龍制成添加劑后再進行加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師范大學,未經杭州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6858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