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有快速致動功能的低壓電路斷路器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068481.X | 申請日: | 2007-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51579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0-10 |
| 發明(設計)人: | 敖登貴;汪泰宇;魯騫 | 申請(專利權)人: | 正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71/12 | 分類號: | H01H71/12;H01H71/24;H01H73/38;H01H73/18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沈孝敬 |
| 地址: | 325603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快速 功能 低壓 電路 斷路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低壓電器,尤其涉及一種具有快速致動功能的低壓電路斷路器,具體來說是一種具有氣壓脫扣功能的低壓小型斷路器。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低壓電氣系統需要使用適當的保護裝置,該保護裝置一般是斷路器和小型斷路器。小型斷路器的寬度都是標準模塊的寬度或標準模塊的寬度的倍數,在相關的國際標準中,小型斷路器一般安裝在標準的DIN軌道(即符合德國工業標準的軌道)上。小型斷路器主要要求具有這樣的能力:能夠利用快速的斷開時間確保對低壓電氣系統中發生的任何故障進行足夠水平的保護,同時只占用盡可能小的空間。
長期以來,設計人員在設計較大電流(例如125A的額定電流)的低壓小型斷路器時,存在著在電路發生跳閘時動、靜觸頭難以快速可靠地分開的問題,而動作時間的快慢決定著斷路器性能的好壞。
本公司生產的CN1953123A中國專利申請,在電磁脫扣系統與操作機構之間設有一個致動器,通過杠桿原理將電磁脫扣系統的作用力放大,達到快速致動的目的。該技術方案有效地提高了小型斷路器中的斷開性能,但是尚未達到完善。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是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快速致動功能更強的低壓電路斷路器,旨在不增加電磁脫扣系統的體積的同時,能夠使斷路器的動、靜觸頭更為可靠、快速地分開。
解決上述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具有快速致動功能的低壓電路斷路器,包括殼體和手柄,所述殼體內設有操作機構、至少一個滅弧系統、電磁脫扣系統以及相對配置的至少一對靜觸頭和動觸頭,所述的電磁脫扣系統與操作機構之間還設有一個致動器,所述的致動器樞接在所述的殼體上,包括與所述電磁脫扣系統的鐵心相對配置的第一桿和與所述操作機構的脫扣桿相對配置的第二桿,并且所述第一桿的轉動力臂大于第二桿的轉動力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致動器與滅弧系統之間還設有一個活塞裝置,所述的活塞裝置包括與所述滅弧系統相通的活塞腔體、設置在活塞腔體內且端部與所述的致動器的第一桿相對配置的活塞桿、以及一個復位彈簧。
在正常情況下,斷路器的合、分閘是通過操作手柄來實現的,當電路出現短路時,瞬時動作系統的鐵心由于磁力的作用產生運動去推動致動器斷路器跳閘,但當出現大電流的短路情況時,由于短路能量很大,滅弧系統內的氣壓迅速升高,達到一定的閥值時,活塞裝置的活塞桿去推動致動器,致動器隨即產生轉動,而后再推動脫扣桿跳閘,使斷路器的動、靜觸頭能夠更為可靠、快速地斷開。短路消失后,活塞桿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恢復到原來的位置。這樣,由于采用氣壓脫扣裝置,大大縮短了分斷的時間,提高了分斷的可靠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斷路器在合閘位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的活塞裝置部分沿M-M的剖視圖放大圖。
圖3中活塞裝置致動狀態的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斷路器在斷開位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具有氣壓脫扣功能的低壓斷路器1(斷路器處于合閘位置)具有殼體12,手柄3安裝于殼體12的樞軸2上,手柄3可繞樞軸2在合閘位置和斷開位置之間轉動。操作機構7安裝于殼體12內的樞軸6上,繞樞軸6在合閘位置和斷開位置之間轉動,最終使得裝配在操作機構7上的動觸頭10在合閘位置和斷開位置之間轉動。連桿4用于連接手柄3和操作機構7,使斷路器1形成四連桿機構運動。脫扣桿8安裝在操作機構7,它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能加快動觸頭10的運動。靜觸頭13安裝于殼體10內,與動觸頭相配合來實現電路的供電。
電磁脫扣系統18位于殼體12內手柄3的下方,它的作用是現而易見的。滅弧系統15安裝在殼體12內,位于電磁脫扣系統18的下方。它具有引弧板11、14和滅弧室17。致動器20安裝在殼體12的樞軸5上,位于電磁脫扣系統18和操作機構7之間,這樣的安裝使得致動器20的存在無需增加殼體12的長度和高度。它具有第一桿19、第二桿9以及復位彈簧。(詳見CN1953123A具有快速致動功能的低壓電路斷路器的說明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正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正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6848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