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汽車內飾軟硬質腳墊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67984.5 | 申請日: | 2007-04-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84503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15 |
| 發明(設計)人: | 陳凱悅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凱悅;陳曉平 |
| 主分類號: | B60N3/06 | 分類號: | B60N3/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2500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軟硬 腳墊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腳墊,屬于一種裝飾件,具體說是一種是采用普通化纖、羊毛、棉紡等軟質腳墊與普通竹地板、木地板等硬質平板材料配套的符合高、中、低檔汽車使用的汽車內飾軟硬質腳墊。
背景技術
目前,車內座位下鋪地坪的腳墊,多采用羊毛、絨布、PVC、橡膠、木地板等材料制成,此類產品品種單一、色彩單調。公開號為CN1792672A(申請號為200510099783.4)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公開說明書公開了一種“轎車內飾硬質地板”的技術方案,它包括所述的轎車以及所述的轎車內的帶駕駛座的前排座位與后排座位的地坪,所述的帶駕駛座的前排座位與所述的后排座位地坪上鋪設有內飾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轎車(1)的內飾地板設置為木板型的硬質地板,所述的木板型的硬質地板與各系列轎車的地坪(5)形態及其所述的地坪(5)周圍的結構形態造型相吻合,所述的木板型的硬質地板是按所述的駕駛座的內飾硬質地板(6)、所述的前排座的內飾硬質地板(61)、所述的后排座的內飾硬質地板(62)分立設置。這種技術方案由于其木材等硬質材料的自身硬性與脆性的缺陷,很難做到與地坪結構形態造型相吻合;生產弧形角度太大的地板也存在較大的難度;同時這類地板的產品笨重;體積不能縮小變化,不方便安裝與拆卸;而且,由于要求其木板型的硬質地板與各系列轎車的地坪形態相吻合,因此在制造這種木板型的硬質地板時,就需要根據各系列轎車的地坪形態設計專用的模具,也就是說,為了生產制造出適合于各系列轎車的木板型的硬質地板,就需要設計出多套專用模具,這對生產商來說顯然是不經濟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和提出的技術任務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利于制造加工、不便安裝拆卸等缺陷,提供一種既便于生產制造、能變化體積以便安裝、且做到能與地坪結構形態造型相吻合、結構較為簡單的汽車內飾軟硬質腳墊。為此,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汽車內飾軟硬質腳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硬質墊板和軟質腳墊,所述的硬質墊板為覆蓋于座位地坪中心部平整區域的平板,所述軟質腳墊具有覆蓋在地坪隆起角度部位的并延伸至硬質墊板之外的軟邊。
按照這種方案,可以制造出適合駕駛座、副駕駛座以及后排座位等轎車特定座位的汽車內飾軟硬質腳墊。
所述的硬質墊板連接于軟質腳墊的中間部位。
所述的硬質墊板通過雌雄扣與軟質腳墊連接。
所述的軟質腳墊對應硬質墊板的部分設置有墊底。
所述的軟質腳墊對應硬質墊板的部分設置有通孔。
所述的軟邊的上表面與硬質墊板上表面的高度一致。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的汽車內飾軟硬質腳墊包括硬質墊板和軟質腳墊,且軟質腳墊具有覆蓋在地坪隆起角度部位的并延伸至硬質墊板之外的軟邊。因此在安裝或者拆卸時,軟質腳墊不會造成與車輛內飾件的硬性碰撞,造成內飾件擦碰傷。換句話說,在安裝或者拆卸時,軟質腳墊若碰上車輛的某些部位,因為它可以變形,因此便于將整個汽車內飾軟硬質腳墊順利安裝到位或者拆卸下來。
2、硬質墊板可以采用普通地板材料,并分割成標準的規格,因此在制造時可不使用專用模具,降低制造商的制造成本。
3、軟質腳墊可以折疊,也可以與從硬質墊板拆分,因此便于運輸、存放以及清洗。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適用于一個特定座位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向剖視圖。
圖3為圖1的B-B向剖視圖。
圖4為將本發明的方案應用在一種轎車內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說明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3所示的汽車內飾軟硬質腳墊是適合于駕駛位置的一種結構,它包括由木質、竹質等材料制成的硬質墊板2和連于硬質墊板邊緣的如化纖、羊毛、棉紡等材料制成的軟質腳墊1,硬質墊板2為覆蓋于座位地坪中心部平整區域的平板,軟質腳墊1具有覆蓋在地坪隆起角度部位的并延伸至硬質墊板2之外的軟邊4。
更詳細的,硬質平板連接于軟質腳墊的中間部位;硬質墊板通過雌雄扣3與軟質腳墊連接;軟質腳墊對應硬質墊板的部分為墊底5,這樣可以使軟質腳墊更牢固耐用;所述的軟邊的上表面與硬質墊板上表面的高度一致。
此外,軟質腳墊對應硬質墊板的部分為也可以設置成通孔,這樣可以節約材料;而軟邊可以為一種形態結構的形式如橡膠墊、PVC、化纖,也可以是包括襯底和絨毛兩種形態結構的形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凱悅;陳曉平,未經陳凱悅;陳曉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6798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半導體組件承載結構及其疊接結構
- 下一篇:手機機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