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淤泥處理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710067267.2 | 申請日: | 2007-0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70219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1-14 |
| 發(fā)明(設計)人: | 邊興旺 | 申請(專利權)人: | 邊興旺 |
| 主分類號: | C02F11/00 | 分類號: | C02F11/00;C02F11/12;C10L5/04;C05F7/00;C04B18/3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0008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淤泥 處理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淤泥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僅湖泊、河道擁有的淤泥,每年的采集量至少可達7000萬噸,加上城市下水道的淤泥,每年的總集量可達1億噸以上。采集淤泥,有利于疏浚河道、防止水質富營養(yǎng)化和凈化城市環(huán)境。
對于污泥淤泥的處理,現有技術主要有三種處理方法:一是直接傾倒入海里。這樣做污染海洋資源,已被國際社會明令禁止;二是采取焚燒的方法。用此方法耗能大,成本高,但處理時占地面積小,目前我國澳門地區(qū)處理淤泥均采用此方法;三是填埋。這會造成對地下水源的污染,法國等國家已明令禁止使用這種方法。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用于城市污水處理廠、湖泊、河道及濕地的淤泥處理方法。
為實現本發(fā)明的目的,本說明書提供了一種淤泥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淤泥脫水;切碎造粒;然后加熱烘干。烘干的溫度在100℃至300℃之間,最佳為200℃。
該方法烘干后產生的淤泥粒以1%至50%的添加比例范圍與煤混合,可以制成混合燃料。烘干后的淤泥粒與煤混合的添加比例最佳為10%。
該方法烘干后產生的淤泥粒當做肥料撒入花木栽培土中,也可以在其中放入磷或鉀或氮或多種成分混合而成的添加劑,使其營養(yǎng)更全面。
該方法烘干后產生的淤泥粒粉碎、制磚、烘燒定型。
本發(fā)明解決了城市污水處理廠、湖泊、河道及濕地的淤泥處理問題,處理后得到的淤泥成品可直接用于花木植物的肥料,給城市綠化帶、高速公路邊的花木施肥。這種淤泥處理方法通過切碎造粒,切破了淤泥中含有的水生生物細胞壁,使原本包含在細胞壁中的水分充分蒸發(fā)出來,解決了淤泥無法完全烘干的問題,實現了對淤泥節(jié)能、高效、徹底地處置。
本發(fā)明的目的,特征及優(yōu)點將結合實施例,作進一步的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提供下述實施例。通過實施例將有助于理解本發(fā)明,但不限制本發(fā)明的內容。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從本發(fā)明公開的內容直接導出或聯(lián)想到的所有變形,均應認為是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實施例1:這種淤泥處理方法,用于處理河道、濕地的淤泥,將之改造成肥料、燃料添加物或用于制磚等。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淤泥脫水;切碎造粒;然后加熱烘干。烘干的溫度為200℃。
該方法烘干后產生的淤泥粒以10%的添加比例范圍與煤混合,可以制成混合燃料。
實施例2:實施例1所述的方法烘干后產生的淤泥粒當做肥料撒入花木栽培土中。
實施例3:實施例1所述的方法烘干后產生的淤泥粒粉碎、制磚、烘燒定型。將淤泥制造成磚塊使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邊興旺,未經邊興旺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6726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磁控管用銅管的制備工藝
- 下一篇:貝雕容器及其加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