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太陽能熔融鹽化學循環制取氫氣及合成氣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66387.0 | 申請日: | 2007-1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72574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5-07 |
| 發明(設計)人: | 王華;敖先權;胡建杭;魏永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1B3/02 | 分類號: | C01B3/02 |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賽曉剛 |
| 地址: | 650093云南省昆明市五華***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太陽能 熔融 鹽化 循環 制取 氫氣 合成氣 方法 | ||
1.一種太陽能熔融鹽化學循環制取氫氣及合成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太陽能聚光裝置或者其它加熱方式為熱源,將堿金屬碳酸鹽加熱熔融,以甲烷CH4為原料,金屬氧化物粉末為氧化甲烷CH4的氧源,在熔融鹽反應器(1)中,熔融鹽作為反應介質,甲烷CH4作為還原劑,將金屬氧化物還原為金屬單質并同時獲得合成氣,還原后金屬單質再送進水分解反應器(2)里面,與水發生反應,獲得氫氣H2及該金屬的氧化物,再將該金屬氧化物回送到熔融鹽反應器(1)中,讓該金屬氧化物再次與甲烷反應,還原為金屬單質及合成氣,金屬單質再與水發生水解反應,又獲得金屬單質,如此循環反復,形成整套化學循環制取氫氣及合成氣的工藝。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熔融鹽化學循環制取氫氣及合成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鹽反應器(1)底部有甲烷進氣口,熔融鹽反應器(1)頂部有合成氣出氣口,金屬氧化物粉末從熔融鹽反應器(1)頂部噴入,甲烷從底部鼓入與金屬氧化物在熔融鹽介質中發生反應,獲得的合成氣通過熔融鹽反應器(1)頂部管道輸出,獲得金屬單質在熔融鹽吸收作用下,沉向熔融鹽反應器(1)底部,將熔融鹽與金屬單質分離。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陽能熔融鹽化學循環制取氫氣及合成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堿金屬鹽是堿金屬碳酸鹽,或者是幾種堿金屬碳酸鹽的混合物。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太陽能熔融鹽化學循環制取氫氣及合成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堿金屬碳酸鹽是碳酸鈉與碳酸鉀混合物體系,熔融鹽采用碳酸鈉Na2CO3和碳酸鉀K2CO3混合而成,其質量比為Na2CO3∶K2CO3=10~99.9∶90~0.1。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陽能熔融鹽化學循環制取氫氣及合成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屬氧化物為氧化鋅。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陽能熔融鹽化學循環制取氫氣及合成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熔融鹽反應器中,金屬氧化物與熔融鹽質量的比為:1∶1~10。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陽能熔融鹽化學循環制取氫氣及合成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氧化鋅以熔融碳酸鈉與碳酸鉀組成的混合物體系,按質量比為1∶7.5~8.5,在熔融鹽反應器(1)中進行接觸反應。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陽能熔融鹽化學循環制取氫氣及合成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屬單質—鋅在水分解反應器(2)中與水發生分解反應,獲得氫氣H2和氧化鋅ZnO,兩者的摩爾比是鋅∶水=1∶10~50。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陽能熔融鹽化學循環制取氫氣及合成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太陽能聚光裝置,將熔融鹽加熱到反應所需的1073K~1373K溫度,再送到熔融鹽反應器(1)內。
10.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陽能熔融鹽化學循環制取氫氣及合成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屬氧化物粉末粒度為100目-300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理工大學,未經昆明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6638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