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時分雙工TDD系統中的上行多天線傳輸方法及終端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065171.2 | 申請日: | 2007-04-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82198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08 |
| 發明(設計)人: | 索士強;蘇昕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06 | 分類號: | H04L1/06;H04L27/26;H04L2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達信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劉巖 |
| 地址: | 100083***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時分 雙工 tdd 系統 中的 上行 天線 傳輸 方法 終端 | ||
1.?一種時分雙工TDD系統中上行多天線的傳輸方法,所述TDD系統中的終端具有至少兩根發射天線,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終端根據基站發來的公共參考符號,進行信道估計,獲得下行信道的狀態信息;
B.所述終端根據所述下行信道的狀態信息,確定自身每個發射天線在上行循環延時分集傳輸時所使用的時延值;
C.所述終端按照所述時延值,在自身每個發射天線上進行上行傳輸。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信道的狀態信息包括下行信道傳輸矩陣,則步驟B包括:
B0.所述終端利用所述下行信道傳輸矩陣,獲得上行信道傳輸矩陣,該上行信道傳輸矩陣為所述下行信道傳輸矩陣的轉置矩陣;
B1.所述終端利用所述上行信道傳輸矩陣,確定自身每個發射天線在上行循環延時分集傳輸時所使用的時延值。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終端保存一個以上的時延值增量,并且所述終端所使用的上行資源塊在上行循環延時分集傳輸時使用相同的時延值,則步驟B1包括:
針對所述每個時延值增量,確定該時延值增量對應的有效信噪比,確定方法為:對于所述每個上行資源塊中的子載波,利用最大化有效信噪比映射方法,根據所述時延值增量和所述上行信道傳輸矩陣,獲得該時延值增量對應的有效信噪比;
選擇獲得的有效信噪比中最大的有效信噪比對應的時延值增量,根據該時延值增量確定所述終端的每個發射天線進行循環延時分集傳輸時所使用的時延值。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終端保存一個以上的時延值增量,并且所述終端所使用的上行資源塊在上行循環延時分集傳輸時使用不同的時延值,則步驟B1包括:
對于所述每個上行資源塊,確定所述終端的每個發射天線利用該上行資源塊進行循環延時分集傳輸時所使用的時延值,確定方法為:
針對所述每個時延值增量,對于所述上行資源塊中的子載波,利用最大化有效信噪比映射方法,根據時延值增量和所述上行信道傳輸矩陣,獲得該時延值增量對應的有效信噪比;選擇獲得的有效信噪比中最大的有效信噪比對應的時延值增量,根據該時延值增量確定所述終端的每個發射天線利用所述上行資源塊進行循環延時分集傳輸時所使用的時延值。
5.?如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C包括:
所述終端使用所述時延值,將上行數據和解調該數據的解調DM導頻進行循環延時分集處理后發送給基站。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進一步包括:
所述終端使用所述時延值,將用于上行信道質量指示CQI估計的CQI導頻進行循環延時分集處理后發送給基站。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進一步包括:
所述終端在自身的每個發射天線上向基站發送相互正交的CQI導頻,并將所述時延值反饋給基站。
8.?一種時分雙工TDD系統中進行上行多天線傳輸的終端,其特征在于,該終端用于:
根據基站發來的公共參考符號,進行信道估計,獲得下行信道的狀態信息;根據所述下行信道的狀態信息,確定自身每個發射天線在上行循環延時分集傳輸時所使用的時延值;按照所述時延值,在自身每個發射天線上進行上行傳輸。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終端,其特征在于,該終端包括:
接收單元,用于接收基站發來的公共參考符號,根據該公共參考符號進行信道估計,獲得下行信道的狀態信息;
確定單元,用于根據所述下行信道的狀態信息,確定終端每個發射天線在上行循環延時分集傳輸時所使用的時延值;
傳輸單元,用于按照所述時延值,在終端每個發射天線上進行上行傳輸。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確定單元包括:
上行單元,用于利用所述下行信道狀態信息中的下行信道傳輸矩陣,獲得上行信道傳輸矩陣,該上行信道傳輸矩陣為所述下行信道傳輸矩陣的轉置矩陣;
延時值單元,用于利用所述上行信道傳輸矩陣,確定終端每個發射天線在上行循環延時分集傳輸時所使用的時延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未經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65171.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全向玩具操縱器
- 下一篇:汽車前圍區域的支承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