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多晶硅特性制作熱剪切應力傳感器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64856.5 | 申請日: | 2007-03-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74738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01 |
| 發明(設計)人: | 易亮;歐毅;陳大鵬;景玉鵬;葉甜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81C1/00 | 分類號: | B81C1/00;G01L1/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國城 |
| 地址: | 100029***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多晶 特性 制作 剪切 應力 傳感器 方法 | ||
1.?一種基于多晶硅特性制作熱剪切應力傳感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
A、在硅片的正面和背面淀積氮化硅薄膜;
B、保護正面,對背面進行光刻,刻蝕形成氮化硅薄膜窗口以及劃片槽;
C、在正面淀積多晶硅薄膜,進行磷重摻雜,光刻,打底膠,表面淀積鉻薄膜,剝離,刻蝕形成多晶硅薄膜電阻條;
D、在正面淀積一層氮化硅薄膜,鈍化多晶硅;
E、腐蝕背面體硅,形成腔體;
F、正面光刻,打底膠,表面淀積鉻薄膜,剝離,刻蝕形成接觸孔;
G、正面光刻,電子束蒸發金屬鋁Al,剝離,形成電極;
H、背面與硼硅玻璃進行陽極鍵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晶硅特性制作熱剪切應力傳感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A中所述硅片為雙表面拋光的晶向為(100)的n型硅片;
步驟A中所述淀積采用低壓化學氣相沉積LPCVD方法進行;
步驟A中所述氮化硅薄膜的厚度為1.5μ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晶硅特性制作熱剪切應力傳感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包括:
正面用光刻膠保護,背面光學光刻后,光刻膠作掩蔽,用ICP干法刻蝕掉氮化硅,形成900μm×900μm的腐蝕窗口以及劃片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晶硅特性制作熱剪切應力傳感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包括:
在正面用LPCVD淀積多晶硅薄膜,用離子注入機進行磷重摻雜,劑量為1×1016cm2,注入能量為40KeV,光學光刻,打底膠,表面電子束蒸發厚度為200的鉻薄膜,剝離,刻蝕形成100μm×2μm×0.5μm的多晶硅薄膜電阻條。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晶硅特性制作熱剪切應力傳感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D中所述淀積氮化硅薄膜采用LPCVD方法進行,淀積的氮化硅薄膜的厚度為100n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晶硅特性制作熱剪切應力傳感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E中所述腐蝕背面體硅,在質量比為30%的KOH溶液中采用各向異性腐蝕方法進行。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晶硅特性制作熱剪切應力傳感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F包括:
正面光學光刻,ICP打底膠,電子束蒸發厚度為200的鉻薄膜,超聲剝離,ICP刻蝕形成接觸孔。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晶硅特性制作熱剪切應力傳感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G包括:
正面光學光刻,電子束蒸發一層厚度為300nm的金屬Al,超聲剝離,形成電極。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晶硅特性制作熱剪切應力傳感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H包括:
在真空環境下硅晶片背面與硼硅玻璃Corning7740進行陽極鍵合,相對于玻璃,硅保持正極,電壓1200V,溫度40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64856.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