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段中壓加氫生產食品級白油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064447.5 | 申請日: | 2007-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65419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17 |
| 發明(設計)人: | 鄒士應;曾佑富;全瀛寰;徐文清;劉成林;譚振明;董元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G45/04 | 分類號: | C10G4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實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謝小延 |
| 地址: | 100011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段 加氫 生產 食品級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以精制后的潤滑油基礎油或工業白油為原料,采用一段中壓加氫生產食品級白油的方法。
背景技術
白油是指經過深度精制的礦物油,具有顏色水白,透明,含硫、氮、氧的雜環化合物、芳烴等雜質低等特點,在工業領域與日用化學品制造中都有十分廣泛的應用。白油也可以按照其雜質含量、顏色等特征分為工業級、化妝級/醫藥級與食品級。其中食品級白油精制程度最深、質量要求最嚴格。
加氫精制法生產白油,其主要原理是通過加氫、使原料油中的硫、氮、氧等非烴化合物氫解,使烯烴、芳烴選擇性加氫飽和,并能脫除金屬、瀝青膠質等雜質。在加氫過程中的主要反應為脫硫、脫氮、脫氧,烯烴和芳烴的飽和,以及加氫脫金屬。由于產品對芳烴含量的限制極其嚴格,而芳烴的加氫受熱力學平衡限制難以在高溫下進行,故到本專利撰文前介紹生產白油工藝均采用高壓、低溫加氫,并依據原料的和對產品要求的不同,采用一段加氫或多段加氫工藝。以質量較好的原料,如加氫裂化尾油,或經過酸預精制的潤滑油基礎油,一般芳烴含量低于5%,經過一段加氫可以得到工業級白油。以質量一般的原料,如潤滑油基礎油或溶劑精制脫蠟油等,芳烴含量為10%~20%,經過兩段加氫,一段加氫可以得到工業級白油,二段加氫可以得到食品化妝級白油。若原料更差,如減壓餾分油,則需要三段以上加氫。
CN1510110A介紹的一段加氫法,其工藝條件氫分壓8.0~20.0MPa,溫度180~270℃,體積空速0.15~1.2h-1,氫油體積比150~800:1。
CN1362486A介紹了一種一段串聯工藝生產方法。加氫工藝條件為:壓力8.0~20.0MPa;反應溫度150~300℃;體積空速0.1~1.5h-1;氫油體積比100~1500:1。
US4072603也介紹了一種一段加氫生產工業白油的方法。該方法以脫蠟后的加氫裂化尾油為原料,采用負載于硅一鋁載體上的鎢一鎳為加氫催化劑。但這一方法也只能生產工業級白油。
US4055481介紹了一種采用兩段加氫制取白油的方法。該方法以潤滑油基礎油為原料,經第一段抗硫催化劑的加氫得到低硫、低芳烴含量的中間產品,再經蒸餾將加氫過程中產生的輕組分脫除,然后進入第二段加氫。第二段加氫采用負載于氧化鋁載體上的鎳催化劑,經加氫后產品可達到食品級白油質量要求。
綜觀上述現有技術,一段法只能生產工業級白油;而兩段法雖然能夠生產食品級白油,但需用兩種不同的加氫催化劑,而且工業實踐中很難生產食品級白油。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以精制后的潤滑油基礎油或工業白油為原料,采用一段中壓加氫生產食品級白油的方法。
本發明工藝流程如下所述:原料油和氫氣混合后進入反應器,和催化劑接觸,進行脫S、脫N和芳烴飽和反應,反應產物經汽提或蒸餾后得到食品級白油產品;加氫反應條件為:溫度180~320℃,氫分壓4.0~10.0MPa,體積空速0.1~1.0h-1,氫油體積比200~1000:1;本發明加氫反應更優選的反應條件是溫度210~300℃,氫分壓6.0~8.0MPa,體積空速0.3~0.6h-1,氫油體積比400~800:1。
本方法所用催化劑孔容為0.4~1.0ml.g-1,比表面積150~280m2.g-1,該催化劑含有一種金屬Ni,擔當催化劑的活性組分,活性組分擔載在氧化鋁載體上,活性金屬適合的含量按氧化物重量計為催化劑總重量的1~55%,更優選的含量為30~50%,活性金屬組分可以是還原態、氧化態,其中以還原態較好。所用催化劑的載體是大孔氧化鋁和小孔氧化鋁的混合物,小孔氧化鋁是擬薄水鋁石,要求其含三水鋁石量不超過3w%,大孔氧化鋁與小孔氧化鋁的重量比為2~4∶1,硅或/和磷為助劑添加到載體中,其中按氧化物重量計以催化劑為基準氧化鋁中硅含量為1~20w%,更優選為硅含量為1~10w%,磷含量為1~10W%,更優選的磷含量為2~5W%,硅和磷含量為1~10w%,其余量為載體重量。
本發明所使用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如下:將含硅和磷的大孔氧化鋁、小孔氧化鋁粉末充分混合后加入無機酸,制成可塑性糊狀物,通過孔板擠成多葉草型,經干燥、活化后成為本催化劑的載體。活性組分Ni采用一步共浸漬液浸到載體上。浸漬后的催化劑經干燥、焙燒、活化后即得本發明的催化劑。上述大孔氧化鋁是由多次成膠法制備的,這樣可以得到適當的微孔分布和足夠大的孔容,可使硅或磷元素充分分散于氧化鋁表面,有利于提高催化劑的活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6444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