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金屬顆粒或其化合物熱化學反應的腫瘤靶向熱療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62601.5 | 申請日: | 2007-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19071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16 |
| 發明(設計)人: | 劉靜;饒偉;項士海;鄧中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61B18/06 | 分類號: | A61B18/06;A61B17/00;A61K4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華偉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鳳華 |
| 地址: | 100080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金屬 顆粒 化合物 熱化學 反應 腫瘤 靶向 方法 | ||
1.一種基于金屬顆粒或其化合物熱化學反應的腫瘤靶向熱療方法,其步驟如下:
1)先由B超、CT或核磁共振影像設備確定腫瘤的尺寸及位置;
2)根據腫瘤的尺寸及位置確定具體使用的微納米金屬及其化合物,并將所使用的微納米金屬及其化合物裝入注射器支架的后部輸送空腔內;
3)在影像設備的引導下用穿刺針對腫瘤所在的皮膚進行穿刺,并將注射針插入腫瘤靶區組織內,繼而將注射器支架的后部輸送空腔內的微納米金屬及其化合物注射至腫瘤靶區組織內;所注入的微納米金屬及其化合物與人體DNA分子結合,所產生化學熱致腫瘤靶區內的腫瘤組織壞死,從而達到腫瘤靶區內的腫瘤組織熱療;可根據需要補充注射生理鹽水或HCl酸性溶液,以輔助產生劇烈的放熱反應;另外,注射部位的注射針插孔處可通向外界大氣,以便放熱反應中所產生的氣體由此排出;
所述金屬納米顆粒包括納米金屬鈉、納米金屬鉀、納米金屬鎂或納米鈣顆粒;
所述的用于治療的金屬體積在腫瘤總體積中的占比在1/20到1/2之間;
所述金屬納米顆粒化合物包括納米氧化鈉顆粒、納米氧化鉀顆粒、納米氧化鎂顆粒或納米氧化鈣顆粒。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金屬顆粒或其化合物熱化學反應的腫瘤靶向熱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屬納米顆粒的顆粒形狀為球形、條形或無規形狀,顆粒平均直徑在1nm-5mm之間。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金屬顆粒或其化合物熱化學反應的腫瘤靶向熱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屬納米顆粒化合物的顆粒形狀為球形、條形或無規形狀,顆粒平均直徑在1nm-5mm之間。
4.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金屬顆粒或其化合物熱化學反應的腫瘤靶向熱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納米顆粒化合物為由純金屬顆粒與同種或異種化合物按二元、三元或更多種組份混合而成;所述混合物中各組份質量百分比配比為任意配比。
5.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金屬顆粒或其化合物熱化學反應的腫瘤靶向熱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腫瘤靶向熱療方法同時使用1-100枚注射針向腫瘤靶區輸送所述微納米金屬及其化合物,以實現對復雜形狀腫瘤的適形治療。
6.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金屬顆粒或其化合物熱化學反應的腫瘤目標靶向熱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納米金屬顆粒及其化合物固體顆粒以液體、外覆脂質體或石蠟包裹層形式輸送至腫瘤目標靶區組織。
7.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金屬顆粒或其化合物熱化學反應的腫瘤靶向熱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刺針的長度為10mm~350mm,穿刺針針芯內徑為0.2mm~5mm,穿刺針為不銹鋼、鉑、金、塑料或玻璃材質的穿刺針。
8.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金屬顆粒或其化合物熱化學反應的腫瘤靶向熱療方法,其特征在于,腫瘤靶向熱療方法可與化療、放療或冷凍腫瘤治療方式結合進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62601.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硬盤托架
- 下一篇:甘蔗蔗葉與地膜全覆蓋保水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