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磁性多孔炭的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62335.6 | 申請日: | 2007-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17218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2-06 |
| 發明(設計)人: | 范慧;李開喜;要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1B31/08 | 分類號: | C01B31/08 |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維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毅 |
| 地址: | 03000***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磁性 多孔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一種磁性多孔炭的制備方法,具體涉及一種吸附性能良好、磁性較強且易控、制備方法簡單的磁性多孔炭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以活性炭為代表的多孔炭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顯著的吸附性能、較高的比表面積、發達的孔隙結構和穩定的化學性質,廣泛應用于催化反應、生物分離、清潔生產等化工、環保領域。傳統的回收方法主要采用過濾,由于多孔炭粒度小,應用于水處理時,分離回收較困難,容易造成資源浪費及二次污染;與此相比,磁性分離技術具有快捷、廉價、簡單等優點。因多孔炭本身磁化率非常小,需引入磁性介質賦予多孔炭磁性后進行磁性分離。采用粘結法將磁性物質與多孔炭粘連,制備出磁性多孔炭,由于粘結劑堵塞多孔炭表面,存在降低吸附性能的缺點。專利90106471.8(申請號)公開了一種磁性活性炭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制備步驟比較繁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制備步驟簡單,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磁性多孔炭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可溶性的鈷鹽溶解配成質量濃度為0.5-5%的溶液,加氨水調節pH為8-10,加入多孔炭,攪拌直至多孔炭完全浸潤,靜置30~60hr,過濾,用去離子水洗滌,于105℃~120℃干燥8~12hr;
(2)干燥后在N2保護下經500-900℃熱處理0.5-3hr后得到磁性多孔炭。
如上所述的多孔炭材料包括纖維狀、顆粒狀多孔炭、炭氣凝膠、炭納米管中的一種或幾種。
所用鈷鹽為硝酸鈷(Co(NO3)2)、氯化鈷(CoCl2)、硫酸鈷(CoSO4)、草酸鈷(CoC2O4)、乙酸鈷(Co(CH3COO)2)一種或幾科。
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1)磁性物質均勻分布在多孔炭的表面,該多孔炭吸附性能良好。
(2)制備方法簡單,僅需兩步即可得到高磁性的多孔炭。
(3)少量的磁性物質即可賦予多孔炭較強的磁性,磁性材料越多,磁性能越好。
本發明的實施例如下:
實施例1
取1.1gCo(NO3)2,溶解于200ml去離子水,緩慢加入氨水,邊加邊攪拌,直至pH=9.0;加入10.0g粉狀活性炭,攪拌至活性炭完全浸潤,靜置48hr,過濾,用蒸餾水反復洗滌,然后在105℃干燥10hr。干燥后的活性炭在700℃熱處理40min,N2保護。所得磁性活性炭CCl4吸附值為1859mg/g,飽和磁化強度為0.956emu/g。
實施例2
取CoCl22.0g,炭氣凝膠10.0g,調節pH=8.5,靜置30hr,105℃干燥12hr,其它操作同上,干燥后的炭氣凝膠在550℃熱處理2.5hr,N2保護。所得磁性炭氣凝膠CCl4吸附值為789mg/g,飽和磁化強度為1.298emu/g。
實施例3
取Co(NO3)24.0g,球狀活性炭4.0g,粉末活性炭3.0g,炭氣凝膠4.0g,調節pH=9.5,靜置30hr,115℃干燥12hr,其它操作同上,干燥后的多孔炭在650℃熱處理1hr,N2保護。所得磁性多孔炭CCl4吸附值為1256mg/g,飽和磁化強度為1.468emu/g。
實施例4
取CoSO43.0g,Co(NO3)22.0g,CoCl21.0g,活性碳纖維10.0g,調節pH=8.7,靜置40hr,120℃干燥8hr,其它操作同上,干燥后的活性炭纖維在500℃熱處理3hr,N2保護。所得磁性活性炭纖維CCl4吸附值為851mg/g,飽和磁化強度為1.842emu/g。
實施例5
取CoC2O410.0g,炭納米管10.0g,調節pH=8.0,靜置60hr,105℃干燥8hr,其它操作同上,干燥后的納米活化炭管在850℃熱處理0.5hr,N2保護。所得磁性納米活化炭管CCl4吸附值為1297mg/g,飽和磁化強度為2.185emu/g。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6233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