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消除冷軋帶鋼卷取鉗口折印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061892.6 | 申請日: | 2007-05-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49617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0-10 |
| 發明(設計)人: | 任建新;張志方;崔汝飛;袁寶敬;柴維智;白利新;武顯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太鋼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C47/04 | 分類號: | B21C47/04;B21C47/28 |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達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思俊 |
| 地址: | 030003***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消除 冷軋 帶鋼 卷取 鉗口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消除冷軋帶鋼卷取鉗口折印的方法。
背景技術
在冷軋帶鋼生產中,在各機組均需要開卷與卷取,現有冷軋帶鋼卷取 機卷筒1側面為圓柱面,其橫截面為真圓形5,帶鋼在卷取時,把帶鋼的一 端即冷軋帶鋼鋼卷插入端3插入冷軋帶鋼卷取機卷筒1的鉗口2中,由于 帶鋼具有一定的彈性,帶鋼在鉗口2外彈性翹起4形成橫向的弧形凸臺, 參見圖1,另外卷取機在卷取狀態外形為真圓形5,而帶鋼在卷取時為螺旋 線7,兩條曲線不一致。在卷取時,當帶鋼卷至鉗口處時,前一圈的帶鋼厚 度與彈性翹起共同形成這位置凸起,使下一圈帶鋼在此形成帶鋼的橫向折 印,以后的卷取中,繼續受此影響,形成周期性的卷取折印。在鋼卷內圈 約300~500mm厚度范圍內,會形成帶鋼橫向折印,中間工序卷取形成的這 種折印,可以在下工序中得到緩解,但最終工序卷取形成的這種折印則無 法消除,帶到成品中提供給了用戶。對于開平設備具有較強矯直能力的或 對產品要求不高的用戶可以滿足使用要求。但多數用戶由于開平板設備矯 直能力差,對于產品質量要求較高無法使用,如芬蘭Outokumpu為青島四 方機車車輛廠提供的301L車輛用面板,其鋼卷由于存在嚴重鉗口印(占1/3 卷),最終失去四方車輛廠這一用戶。對于高檔次的磨砂板、發紋板以及裝 飾板等使用,用戶也不能接受該缺陷。到目前為止,由于冷軋帶鋼卷取機 設計與制造方面的原因,全世界同類生產廠中,均不同程度存在這一問題, 不銹鋼冷軋帶鋼卷取鉗口印一直是影響帶鋼質量的難題。現在,在卷取機 的最后整體加工中,由于加工設備及手段和制造工藝的原因,卷取機在最 后的加工中,只能保證脹開狀態為真圓,無法用簡單的方法得到螺旋線, 即使可以加工成螺旋線,也只能是一種螺距,無法滿足不同厚度帶鋼的卷 取需要。為了消除冷軋帶鋼卷取鉗口折印,現有的方法是對個別的卷取機 的卷筒做了一些改進,但其形狀仍以真圓為基礎,只有部分過渡段,且長 度不足,同時受到結構的限制,不能用于較大張力卷取,這種卷筒,也只 能減少折印圈數,緩解折印程度,不能得到根本解決,影響了鋼卷特別是 不銹鋼鋼卷的質量。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消除冷軋帶鋼卷取鉗口折印的方法的上述不足,本發明 提供一種能夠消除冷軋帶鋼卷取鉗口折印的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1)在平整與縱切兩個工序卷取帶鋼時,卷取帶 鋼與真圓卷筒之間設置縱向剖面為楔形的彈性襯墊,使卷筒實際工作形狀 從真圓過渡到螺旋線形狀,從而更加符合不同帶鋼的卷取特征與卷取過程 的形狀;2)針對不同工藝裝備卷取機的不同工作特點及不同帶鋼材料、厚 度、不同強度級別等因素,進行卷取機與帶鋼之間配合襯墊材料形狀特征, 并選符合使用條件的材料,這種材料具有彈性、耐壓、耐磨性能,如橡膠 彈性襯墊、聚氨脂彈性襯墊、夾帆布的橡膠彈性襯墊。
本消除冷軋帶鋼卷取鉗口折印的方法包括下述依次的步驟:
(一)把帶鋼的插入端插入卷筒的鉗口;
(二)再把一端厚一端薄的彈性襯墊平鋪在導向輥與鉗口之間的帶 鋼表面,或粘貼在卷筒上,彈性襯墊的長度不大于卷筒脹開時的周長,不 小于卷筒脹開時周長的1/2,一般不小于卷筒脹開時周長的3/4,彈性襯墊 的薄端正對鉗口;
(三)然后開動卷取機的卷筒,使卷筒轉動卷取帶鋼,在卷筒卷取 帶鋼的同時,把彈性襯墊也卷成圓弧形,卷在卷筒的扇形板外側面與帶鋼 的第一圈之間;彈性襯墊的內側緊貼卷筒的扇形板外側面,彈性襯墊的外 側在帶鋼的第一圈內側成螺旋線面,彈性襯墊的厚端卷在鉗口的卷取方向 的一旁,該端距鉗口的弧長不大于50mm,彈性襯墊材料薄的一端在鉗口的 另一旁,該端距鉗口的弧長不大于卷筒脹開時周長的1/2,一般不大于卷筒 脹開時周長的1/4;
(四)當把帶鋼卷成鋼卷卸卷后,把彈性襯墊從鋼卷內圈中取出。
按照上述的消除冷軋帶鋼卷取鉗口折印的方法,彈性襯墊的厚端距鉗 口的弧長為5mm~50mm,彈性襯墊的薄端到鉗口的弧長為2mm~950mm, 彈性襯墊薄端的厚度不小于帶鋼在鉗口旁的彈性翹起與扇形板之間形成的 間隙,不大于3mm,彈性襯墊厚端的厚度為襯墊材料薄端厚度加帶鋼厚度 最佳,薄端的厚度加厚端的厚度不大于10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太鋼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山西太鋼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6189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外循環式接觸折流厭氧反應器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一種石膏復合防水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