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霧狀微泡氣體射流曝氣頭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61374.4 | 申請日: | 2007-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72701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5-07 |
| 發明(設計)人: | 何樹忠;張文輝;林文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何樹忠;張文輝 |
| 主分類號: | C02F3/12 | 分類號: | C02F3/1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 | 代理人: | 江鎮華 |
| 地址: | 300162天津市***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霧狀 氣體 射流 曝氣頭 | ||
1.一種霧狀微泡氣體射流曝氣頭,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進氣結構(1)和套在進氣結構(1)的出氣口端并與其緊密結合的出氣結構(2),其中,所述的進氣結構(1)的中心軸向形成有進氣通道(3),在形成進氣通道(3)的進氣結構(1)的內壁與其外壁之間還軸向形成有壓力平衡通道(4),在進氣結構(1)的外壁上還向外凸出形成有與壓力平衡通道(4)相連通的平衡氣管(5),在進氣結構(1)的進氣口端形成有用于與進氣管相連接的外螺紋(6);所述的進氣通道(3)內設置有噴嘴芯(7);所述的出氣結構(2)的中心軸向形成有出氣通道(9),在出氣結構(2)前端與進氣結構(1)的出氣口端的結合處形成有與出氣結構(2)的出氣通道(9)相連通的混合室(8),在混合室(8)內設置有球狀單向閥(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霧狀微泡氣體射流曝氣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噴嘴芯(7)是通過分別設置在其兩端的起支撐作用的支撐件(11)和支撐件(12)而固定在進氣結構(1)的進氣通道(3)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霧狀微泡氣體射流曝氣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氣結構(1)的進氣通道(3)為進氣口端的直徑大于其出氣口端的直徑的錐形結構,從而所述的噴嘴芯(7)的結構是與進氣通道(3)相對應的圓錐形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霧狀微泡氣體射流曝氣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衡氣管(5)在進氣結構(1)上設置有二個或一個以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霧狀微泡氣體射流曝氣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氣結構(2)的出氣口端還通過支架(13)設置有防護罩(14)。
6.根據權利要求1所霧狀微泡氣體射流曝氣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氣結構(1)和出氣結構(2)的結合是通過形成在進氣結構(1)上的外螺紋與形成在出氣結構(2)上的內螺紋的螺扣連接而牢固結合在一起。
7.根據權利要求1所霧狀微泡氣體射流曝氣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氣結構(1)和出氣結構(2)的結合是通過形成在進氣結構(1)的平衡氣管(5)上的卡鉤(15),與形成在出氣結構(2)的與進氣結構(1)相結合的端口的外周、并卡在卡鉤(15)內的凸沿(16)的而牢固結合在一起。
8.根據權利要求1所霧狀微泡氣體射流曝氣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噴嘴芯(7)在位于進氣的一端為圓錐頭結構。
9.一種霧狀微泡氣體射流曝氣頭,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進氣結構(1)和套在進氣結構(1)的出氣口端并與其緊密結合的出氣結構(2),所述的進氣結構(1)是由內層(17)和套在內層(17)的外側、并與內層(17)之間軸向形成有壓力平衡通道(4)的外層(18)構成,其中,外層(18)上向外凸出形成有與壓力平衡通道(4)相連通的平衡氣管(5),內層(17)的中心軸向形成有進氣通道(3),在內層(17)的進氣口端形成有用于與進氣管相連接的外螺紋(6);所述的進氣通道(3)內設置有噴嘴芯(7);所述的出氣結構(2)的中心軸向形成有出氣通道(9),在出氣結構(2)前端與進氣結構(1)的出氣口端的結合處形成有與出氣結構(2)的出氣通道(9)相連通的混合室(8),在混合室(8)內設置有球狀單向閥(1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何樹忠;張文輝,未經何樹忠;張文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61374.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鋼管內襯玻璃方法所用的裝置
- 下一篇:一種載體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