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除濕機的風扇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59531.8 | 申請日: | 2007-09-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82323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3-11 |
| 發明(設計)人: | 張可;劉建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樂金電子(天津)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3/14 | 分類號: | F24F3/14;F04D29/3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恩河 |
| 地址: | 30040***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除濕機 風扇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一種除濕機,具體涉及一種除濕機的風扇結構。
背景技術
一般來說,除濕機是把室內的潮濕的空氣吸入到機箱的內部,通過由有冷媒流動的蒸發器和冷凝器構成的熱交換器降低濕度,再把除濕后的空氣排放到室內,以便達到降低室內濕度的裝置。
如圖1、2所示,現有技術的除濕機主要包括:前面形成空氣吸入口52,而后面形成空氣排出口54的機箱60;設置在空氣吸入口52的后方通過空氣吸入口52吸入潮濕的空氣后對空氣排出口54排出干燥的空氣的風扇機70;設置在風扇機70和空氣吸入口52之間對通過空氣吸入口52吸入的空氣進行除濕的蒸發器82和冷凝器84構成的熱交換器80;以及蒸發器82和冷凝器84連接在一起對冷媒進行壓縮的壓縮機90;還包括設置在風扇機70和熱交換器80之間對通過熱交換器80的空氣引導到風扇機70一側的擋板92。
機箱60是由形成除濕機50底部的底盤62;設置在底盤62的上側、前面和后面均開口的機箱主體64;設置在機箱主體64的前面上側、形成空氣吸入口52的前面板66;安置在機箱60的后面、形成有空氣排出口54的后面板68構成。
前面板66安裝在機箱主體64的前面上部、在其上部形成有控制除濕機50的運作狀態的操作部94,在操作部94以外的部分形成有空氣吸入口52,在前面板66的背面安裝著過濾板96,對通過空氣吸入口52進入的空氣進行過濾。
后面板68安置在機箱主體64和底盤62開口的后面,中央形成著空氣排出口54。在空氣吸入口52和空氣排出口54上形成有保護除濕機50內部、同時防止使用者發生事故的吸入篩板56和排出篩板58。
風扇機70是由設置在固定在擋板92前面的電機安裝部76上的電機72和安置在擋板92的后方、電機72旋轉軸上的風扇74構成。
在擋板92的中央形成著通過熱交換器80的空氣流動的通風槽92a,電機72的旋轉軸貫通通風槽92a設置在擋板92的后方,風扇74要比通風槽92a大一些,并且把通過通風槽92a吸入的空氣向外周方向輸送。
熱交換器80是空氣吸入口52到空氣排出口54的方向上依次設置的蒸發器82和冷凝器84,蒸發器82和冷凝器84是由冷媒管(未圖示)和壓縮機90連接的。
壓縮機90設置在后面板68的空氣排出口54的前方,在底盤62的上面后部,空氣隨著風扇機70到空氣排出口54。
除濕機的排水結構主要是由設置在熱交換器80的下側,在除濕的時候對從熱交換器80上降落的冷凝水進行聚集的接水盤86;還有設置在前面板66的下側、儲藏從接水盤的落水口下落的冷凝水的水箱98構成。
接水盤86被垂直形成在底盤62上面的隔板63所支持,上面設置熱交換器80,使在除濕時對熱交換器80上流下的冷凝水進行聚集。
隔板63是在底盤62的上面垂直突出形成的,把設置水箱98的空間和設置壓縮機90的空間劃分開來。
但是,現有技術中的除濕機的風扇機70中的風扇74外型尺寸較小,風扇74的外緣直徑一般為193mm左右,風扇74的厚度一般為54mm左右。直徑和厚度設計不合理,當除濕機工作時噪音很大,對用戶造成損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種在風量不變的情況下能降低噪音的除濕機的風扇結構。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除濕機的風扇結構,所述除濕機包括機箱、風扇機、熱交換器、壓縮機,在機箱內的上部設置有風扇,在風扇上部形成輪緣,在輪緣的下部沿圓周設置有多個葉片,在風扇的中心形成軸孔,在輪緣和軸孔之間形成輪轂,在風扇的中心向外形成多條輻射形的肋。
風扇外緣直徑φ為203~208mm,最佳為205mm。風扇的厚度B為62~68mm,最佳為65mm。
本發明在風量不減少的情況下,噪音可以降低3db左右。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的除濕機外形示意圖;
圖2是現有技術的除濕機的分解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除濕機的風扇結構主視圖;
圖4是本發明的除濕機的風扇結構俯視圖。
其中:
60?機箱?????????????62?底盤
64?機箱主體?????????70?風扇機
74?風扇?????????????80?熱交換器
90?壓縮機???????????110?風扇
111?輪緣????????????112?葉片
113?輪轂????????????114?軸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樂金電子(天津)電器有限公司,未經樂金電子(天津)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5953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燃料電池系統和燃料電池系統的操作方法
- 下一篇:蝕刻硅基材料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