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加工手機印有鏡面油墨塑料薄膜的高壓成型機模具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58186.6 | 申請日: | 2007-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92056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2-26 |
| 發明(設計)人: | 尹志強;張緒亮;陳敬;嚴堂川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市中環高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3/36 | 分類號: | B29C43/36;B29C43/32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中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鳳英 |
| 地址: | 300385天津市西***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加工 手機 印有 油墨 塑料薄膜 高壓 成型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壓成型機上的模具,特別涉及一種用于加工手機印有鏡面油墨塑料薄膜的高壓成型機模具。
技術背景
隨著手機市場對塑料件表面裝飾技術的不斷開發,其表面裝飾作用越為重要,它不僅美觀、色彩鮮艷、而且環保無污染,在手機制造業中已經普遍采用該技術進行生產,因此隨著金屬效果的塑料件在手機市場上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如何將鏡面效果與印刷薄膜結合就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課題。
在對印有鏡面油墨的塑料薄膜進行高壓成型工藝中,由于鏡面油墨本身對溫度非常敏感,當超過100度時,鏡面銀(字體部分)不耐熱,會失去光澤,進而產生鏡面字體部分嚴重的變色。如果控制在100度以下,則印刷薄膜并沒有達到軟化點,因此沒有成型的可能。
此外,在加工工藝中,一般是通過手工掛鉤的方式進行模具蓋板的合模或開模,因此操作極為不便,而且也影響工作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在對印有鏡面油墨的塑料薄膜進行高溫成型工藝中,因為鏡面銀不耐熱而產生鏡面字體部分嚴重變色問題,對現有的高壓成型機中的模具進行了改進。為了降低加熱陶瓷板的紅外線輻射,從而降低鏡面油墨的受熱溫度,本發明通過陶瓷加熱板與待成型薄膜之間增加一個擋板,達到了防止鏡面油墨變色的目的。又通過在模具的蓋扳上增加一條拉鏈,從而解決了在合模開模時,需要人工對蓋板進行掛鉤固定的問題。
本發明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加工手機印有鏡面油墨塑料薄膜的高壓成型機模具,包括蓋板及與底板連接的型芯,蓋板上還設有用于型芯上升的模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穴里水平懸空固定有擋板,該檔板通過鋼絲固定在模穴上、下側的蓋板的端面上。
采取上述技術方案后,鏡面油墨上的字體部分沒有再出現無光澤或嚴重變色問題,產品合格率達到95%以上。
附圖說明
圖1是高壓成型機模具合模狀態結構示意圖并作為摘要附圖。
圖2是高壓成型機模具開模狀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本發明的擋板3共設置四個,每個擋板對應一個待成型薄膜,四個待成型薄膜為一個整體進行加工成型。所述的擋板4包括兩層,上層為鋁板,下層為PC板,兩層之間粘合而成。選擇鋁板和PC板做為擋板,一是符合耐熱條件,二是容易粘合為一體,兩層之間的黏合劑可采用雙面膠。鋁板的厚度為3mm左右,PC板的厚度為0.8-1.0mm。擋板的長度和寬度要根據具體產品所要保護的鏡面銀(字體部分)面積大小而定,針對其中的一個產品本發明設計為16×32mm。鋼絲5雙根由鋁板PC板之間穿過,并且通過雙面膠固定在兩層板之間,鋼絲5的兩端用螺釘分別固定在每個模穴3上、下側的蓋板1的端面上,蓋板1上分別開有用于固定螺釘的凹槽,使懸空在模穴3里的擋板4與蓋板1的端面在同一平面上。鋼絲5的選擇不能太粗,太粗容易損傷待成型薄膜,太細又沒有強度,一般采用直徑為0.8mm的鋼絲。
本發明的動作原理是:將待成型薄膜固定在型芯2上,合模時,蓋板1合上,模具自動進入高壓成型機的加熱陶瓷板下,由于中板8與底板9為彈簧連接(開膜時兩板之間有間隙),合膜后中板8與底板9之間無間隙,由于型芯2與底板9連接,進而使固定有待成型薄膜的型芯2上升至擋板4底部,當加熱成型時,擋板4擋住了加熱陶瓷板的紅外線輻射,進而防止了待成型薄膜直接受高溫后而產生嚴重變色現象。
所述的蓋板1上還包括一根用于開、合模時固定蓋板1且由鏈條、彈簧連接在一起的拉鏈6,拉鏈6的鏈條部分下端活動連接在蓋板1的把手7上,拉鏈6的彈簧部分上端活動連接在高壓成型機的頂部上。當開膜時,拉鏈6的彈簧部分變長,帶動鏈條部分將蓋板1掀起。當合膜時,拉鏈6的彈簧部分恢復自然狀態,蓋板1自然與中板8合在一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市中環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天津市中環高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5818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