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實現語音郵件服務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52852.5 | 申請日: | 2007-07-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27733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2-20 |
| 發明(設計)人: | 楊青;馮根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L12/58 | 分類號: | H04L12/58;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潘杰 |
| 地址: | 430070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實現 語音 郵件 服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一種電子郵件技術和Web語音服務,特別是一種實現語音郵件服務的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均有電信服務提供商為客戶開通語音郵件服務,已有的語音郵件服務有以下幾個特點:
1.大多數語音郵件服務都建立在簡單、封閉的交互機制上,其數據來源基本上依靠事先的預制錄音、操作流程為簡單的菜單式按鍵選擇、沒有充分利用已經步入實用階段的語音瀏覽技術、成本較高、不易普及、市場占有率較低等。
2.雖然各類服務商聲稱可以利用電話訪問郵件,但實際上只是針對某一特定郵箱,而不是所有郵箱。例如,只能通過電話訪問域名為@phone2mail.com的郵箱,而不能訪問域名為@163.com或@sohu.com的大眾郵箱。
3.這些語音郵件服務僅限于公用電話網內,電話用戶所訪問的郵箱都存放在電信服務提供商的語音網關上,并沒有利用互聯網資源。語音郵件系統沒有采用基于Web服務方式的體系結構,和Web服務幾乎沒有關系。
語音技術是研究機器識別、產生或存儲、傳送語音的一種數字技術,本專利申請所涉及到的語音技術主要包括語音識別技術和語音合成技術。語音合成技術支持將文本信息實時轉化為音頻信號;語音識別主要指讓機器聽懂人說的“話”,根據人發聲的頻率大小等基本因素進行語音識別,將人發出的語音指令識別為機器可以解析的文本命令,并通過相應指令來達到控制機器操作目的。目前語音合成和語音識別技術還不足以支持廣泛的商業應用,但現有的研究成果已經能夠較好地支持語音郵件服務的實驗。
2000年5月22日,W3C采納VoiceXML標記語言作為開發Web語音應用系統的對話標記語言。基于VoiceXML的語音瀏覽技術的發展使得通過語音來發送、接受郵件成為可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標是將Web服務從互聯網擴展到電話網并支持語音郵件服務,它以VoiceXML語音瀏覽技術為基礎,提出語音郵件客戶端的邏輯結構及核心模塊的處理方法,而提供一種實現語音郵件服務的方法,以克服上述的不足。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本發明所采用的方法是:使用現有的商業語音服務器,接受和識別用戶通過電話終端發出的語音指令,將人的語音指令轉換成計算機可以識別的操作指令,并將包含有操作指令的HTTP請求發送給Web服務器;將語音郵件客戶端部署在特定的Web服務器上,實現對郵件服務器的訪問以及相關的操作(發送郵件和接受郵件)。
上述語音郵件客戶端包括三個核心模塊:身份驗證模塊,發送郵件模塊,接受郵件模塊,其中:
身份驗證模塊:通過電話采集語音郵箱賬號和口令,經過驗證后,以數字字符串形式的賬號和口令被轉換成傳統的郵箱賬號和口令,并提交給SMTP/POP3郵件服務器;
發送郵件模塊:由合成語音郵件,發送郵件和備份郵件等3個基本部分構成,合成語音郵件共有3個步驟:從郵件服務器獲得聯系人列表供用戶選擇;采集用戶通過電話輸入的郵件內容,語音郵件內容被轉換成音頻文件并添加為郵件附件;填寫郵件所需其他信息(主題,發送時間等);
接受郵件模塊:由下載郵件和閱讀郵件兩部分組成,下載郵件包括2個步驟:篩選語音郵件和下載語音郵件,篩選語音郵件是匹配郵件主題的過程,目的是確認哪一封郵件是語音郵件,隨后將根據篩選結果將新的語音郵件下載到本地并存儲在數據庫內;閱讀郵件是根據用戶的語音選擇,查詢數據庫并播放相應的郵件附件(利用電話錄制的音頻文件)。
本發明具有以下特點:1.提出電話(包括SIP電話或VOIP電話等)訪問電子郵箱的語音郵件服務模式;2.將語音瀏覽技術與電子郵件技術相結合,提出了基于VoiceXML的語音郵件客戶端的邏輯結構及核心模塊的處理流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邏輯結構框圖。
圖2為本發明的身份驗證模塊的處理流程圖。
圖3為本發明的發送郵件模塊的處理流程圖。
圖4為本發明的接受郵件模塊的處理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本發明語音郵件客戶端主要包括三個模塊:身份驗證模塊,發送郵件模塊,接受郵件模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理工大學,未經武漢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5285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接入網關共享網絡電話資源的方法
- 下一篇:玫瑰茄花萼果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