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鉆井液凈化系統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52724.0 | 申請日: | 2007-07-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43987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1-14 |
| 發明(設計)人: | 孫澤義 | 申請(專利權)人: | 孫澤義 |
| 主分類號: | E21B21/06 | 分類號: | E21B21/06 |
| 代理公司: | 荊州市技經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陳江橋 |
| 地址: | 434000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鉆井 凈化系統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石油、地質勘探、非開挖等鉆井作業鉆井液的循環凈化,也能用于這些作業的鉆井液地面配制。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用于上述領域的鉆井液凈化系統裝置,一般是由在頂部裝置振動篩、除氣器、除砂器、除泥器、離心分離機的初處理罐和后處理罐,裝有混合漏斗的配漿罐,以及根據需要要添加的儲備罐,按工藝路線排列所構成,各罐之間有泥漿槽和管道連通,其中的罐體為設有隔倉的臥式長方體罐,隔倉內設有葉片式攪拌器。系統工作時,來自于井內的鉆井液在砂泵的拖動下,經過篩粗、除氣、除砂、除泥、離心分離后得到凈化,再由泥漿泵輸入井中,循環往復;需補充的鉆井液,其配料經混合漏斗由砂泵排入罐中,與凈化后的鉆井液相匯,在攪拌過程中完成配制。為滿足鉆井工藝,所配制的鉆井液必須達到所要求的粘度和密度,因而現有裝置在凈化和配制的整個過程中都要攪拌。
現有的凈化系統裝置,由于采用葉片式攪拌器,攪拌效果很差,攪動實際上只在攪拌器附近發生,稍遠些的鉆井液流動較緩慢,罐體的角落處幾乎為死區。此外,罐內又設置了縱橫交錯的管線,加上多臺攪拌器,使鉆井液的流動受到很大的阻礙,更加降低了混合的效果。尤其是在配制加重鉆井液時,由于攪拌均勻性很差,粘度難以起來,常常短時間內罐體中就堆積了大量的沉淀。必須要不斷大量地補料,另一方面也使配制的時間很長。
由于大量沉淀的堆積,作業中不得不又增加一道清砂工序——在罐體的各個倉都開有一個清砂門,完井后,工人要進到罐中將泥砂挖出。工作量大,勞動強度大,而且管線縱橫不好挖,清除相當困難。挖出的泥砂中夾雜著很多重金石粉,和泥砂混合后不能回收,造成嚴重的浪費,同時產生大量廢料。
現有凈化系統裝置,罐中設置的復雜管線,不僅是攪拌鉆井液的障礙,也是清砂、維修的障礙。長久以來,受到凈化系統工作方式和整體構造中多種因素的牽制,管線復雜問題一直未得到理想的解決。此外,現有裝置采取一機一泵,即除氣器、除砂器、除泥器以及配料、排空等都各專用一泵,整個系統除管線復雜外,砂泵也多,布局零散而擁擠,工作時能耗高。
綜上所述,現有凈化系統裝置,構造欠合理,工作方式落后,效率低,造成的浪費大,難以滿足現代鉆井工藝要求,特別是在防井噴時,不能快速提供高密度混合良好的鉆井液,給安全生產帶來危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對現有鉆井液凈化系統裝置進行改進,通過研究和解決混漿模式和構造設計,使該裝置所存在的攪拌均勻性差,效率低、沉淀嚴重,結構布局不合理的缺陷得以克服。
上述目的是通過這樣的技術方案予以實現的:在鉆井液凈化系統裝置中,各罐于內腔設置一貫通本罐各倉的中心吸入管,于罐外設置一沿本罐各倉的噴射主管,其上均布穿過罐殼并焊死的噴射支管,于罐下設置與本罐各倉相通的底部吸入管,在配漿罐及相鄰罐的頂上,設置連自混合漏斗且與所述罐各倉相通的泥漿分流管,在系統的末端,設置一平行罐體的鉆井液輸出管,該管上并伸以單根進入該處各罐各倉的連通管,各罐的中心吸入管、底部吸入管的出口接入本罐的砂泵吸入端,各罐的噴射主管及罐頂有關設備的入口接入一排出主管,該管將本罐砂泵或者本罐與他罐砂泵排出端并聯。
本發明的裝置,混漿可在配制時進行,凈化時停止。凈化時,關掉初處理罐和后處理罐的中心吸入管支線、噴射主管支線的閥門,砂泵工作,來自井內的鉆井液經過各級凈化設備后由泥漿泵抽入井中,實現循環。配制時,除初處理罐外,關掉其余各罐底部吸入管支線及各凈化設備的閥門,打開各罐中心吸入管支線、噴射主管支線的閥門,打開配漿罐混合漏斗的閥門,砂泵工作,配料通過泥漿分流管上各出口進入罐內,同時,各罐中液體從中心吸入管通過泵送進入噴射主管,再從噴射主管的噴射支管噴出,在罐內產生沖擊,形成渦旋,根據鉆井液密度,合理設計相應的噴射壓力和混流速度,鉆井液中的各種固形物即被沖散卷起,被渦旋混合,達到粘度和密度后即停止。完井后,啟動砂泵,先將罐中的液體和沉砂混勻,再關閉中心吸入管支線、噴射主管支線上的閥門,關閉罐頂各設備支線的閥門,打開底部吸入管支線的閥門,打開排出主管上外排口的閥門,罐內液體包括泥砂即被排盡。
本發明相對現有技術的優點是:
1、混合動力大,粘度和密度上升快,配漿時間短,滿足現代鉆井工藝要求。
2、混合效果好,不產生沉淀,既不需清砂,也避免鉆井液配料的浪費。
3、通過管線設置將凈化與混漿分開進行,使動力能得到合理分配,集中使用,既減少砂泵用量,又降低功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孫澤義,未經孫澤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5272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