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效節能型擴散式煤粉燃燒新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052442.0 | 申請日: | 2007-06-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19779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2-10 |
| 發明(設計)人: | 呂宜德;呂元;呂復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奧杰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C7/00 | 分類號: | F23C7/00;F23D1/00;F23K3/02;C04B18/06 |
| 代理公司: | 黃石市三益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饒建華 |
| 地址: | 430074湖北省武漢市武漢東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效 節能型 擴散 式煤粉 燃燒 新工藝 | ||
(一)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建材、化工等工業物料烘干與煅燒系統的工藝改進技術,屬于一種高效節能型擴散式煤粉燃燒新方法。
(二)背景技術:建材、化工等行業的原煤燃燒技術,由于在大型的工業已投入生產,改造起來的工作量太大,工業生產線與廠房已定型,生產任務重,要逐步改造過來需要很長時間與大量的投入(新建工廠例外)。這些原煤燃燒工藝生產線存在大量的問題。其中最為嚴重的問題是:煤粉工藝生產線環境污染嚴重,配風不準和配風地點不當,造成煤粉在工業爐內燃燒不完全,效率低,排煙尾氣粉塵量大,廢氣中的有害氣體嚴重超標。特別是NOX,SOX,CO等有害物含量高,煙筒冒黑煙。因而必須采用嚴格昂貴的除塵設備,廢氣中粉塵方能過關。但有害氣體只能排放于大氣之中,從而對廢氣中的硫化物必須進行脫硫處理,又需要耗費大量人力與財力,造成企業經濟效益難以提高,產品質量無從保證。
(三)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要克服現有煤粉燃燒工藝配風不完善,煤粉燃燒不完全,效率低,排煙尾氣粉塵量大,廢氣中的有害氣體嚴重超標的問題,提供一種高效節能型擴散式煤粉燃燒新方法。
本發明的具體方案是:針對現有煤粉燃燒工藝進行改進,其工藝流程包括原煤計量→原煤除鐵→原煤粉磨→煤粉輸送→一次風結合使煤粉空氣霧化的二次風→煤粉燃燒器→煤粉燃燒→烘干與鍛燒,其特征是:在煤粉燃燒區內鼓入三次風,而在煤粉燃燒之后、烘干與鍛燒之前,鼓入四次風,并且所述一次風占煤粉燃燒空氣需求量的25%,二次風占煤粉燃燒空氣需求量的30%,三次風占煤粉燃燒空氣需求量的35%,四次風占煤粉燃燒空氣需求量的15%。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簡述如下:一次風攜帶機械霧化后的煤粉(細度≥80目),由一次風機送入雙旋流煤粉燃燒器。高溫一次風(≤300℃)占煤粉燃燒空氣需求量的25%左右,二次風(高溫≤300℃)占空氣需求量的30%。通過霧化風機進入雙旋流煤粉燃燒器(對煤粉進行霧化),再進入熱風爐的第一區段還原區。在還原區內煤粉流與空氣流強烈地旋轉混合,隨之溫度升高,煤中的揮發份迅速逸出,并揮發出CO、H2、CH4等大量可燃氣體并燃燒,呈現出淡藍色的火焰,由于氧氣不足,并有大量的碳(C)原子分離氣化還原出,與氧氣(O2)結合生成CO、CH4,隨著燃燒氣流移動進入熱風爐第二區段氧化區。此時,空氣中的氧氣(O2)已基本消耗殆盡,約占空氣中的3%-5%,在煤粉燃燒區內鼓入煤粉燃燒所需空氣量35%的三次風熱空氣,使煤粉揮發份與煤粉氣化后的CO、CH4,迅速與空氣中的O2參入燃燒并大量形成放熱反應,火焰顏色由淡藍色變為紅橙色,使燃燒氣體迅速由2CO+O2→2CO2↑從而大大減少NOX等有害氣體產生。在熱風爐出口段再鼓入煤粉燃燒所需的占15%的四次熱空氣,使其未燃燼CO和少量C粒子進一步燃燒氧化,生成CO2,達到清除CO、碳粒子的產生的外部因素,而進一步減少NOX的產生。
本發明方法中應用了三次風、四次風的配風技術,極大地降低CO、SO2、NOX等有害物的含量,而形成一種新式節能環保型燃燒爐及其新型燃燒工藝,從而將煤粉徹底燃燼,形成的爐渣呈黃色細粉狀,爐渣中的含碳量幾乎小于1%以下,煤粉燃燼率達到99%左右,提高了燃燒效率,是目前國內外與同一類型的燃燒爐和其生產工藝中,煤粉燃燼率最高、煤耗最低的一種生產工藝。采用本發明工藝形成的黃白色的細粉爐渣又是化肥廠、水泥廠等工廠最好的混合材,真正做到循環利用廢渣的目的。
(四)附圖說明:
附圖是本發明工藝流程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本發明工藝流程包括原煤計量→原煤除鐵→原煤粉磨→煤粉輸送→一次風結合使煤粉空氣霧化的二次風→煤粉燃燒器→煤粉燃燒→烘干與鍛燒,其特征是:在煤粉燃燒區內鼓入三次風,而在煤粉燃燒之后、烘干與鍛燒之前,鼓入四次風,并且所述一次風占煤粉燃燒空氣需求量的25%,二次風占煤粉燃燒空氣需求量的30%,三次風占煤粉燃燒空氣需求量的35%,四次風占煤粉燃燒空氣需求量的1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奧杰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武漢奧杰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5244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