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硅藻精土和纖維濾元的過濾設備及其工藝流程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51775.1 | 申請日: | 2007-04-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77814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1-28 |
| 發明(設計)人: | 程中和 | 申請(專利權)人: | 程中和 |
| 主分類號: | C02F9/02 | 分類號: | C02F9/02;C02F1/4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30062湖北省武漢市***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硅藻 纖維 過濾 設備 及其 工藝流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過濾設備,尤其涉及一種基于硅藻精土和纖維濾元的過濾設備及其工藝流程。
背景技術
硅藻精土新材料在污水處理中的應用已向世人展示了其神奇的效果。在王慶中先生的推動下,近年來,納米微孔硅藻精土處理污水技術作為一種特殊而高效的新技術,不斷被水處理專家所認可,被市場所接受,業內人士喻之為“國內首創,國際領先”的高新技術。一個新興的納米微孔硅藻產業在全國悄然興起。
硅藻精土新材料之所以在污水處理中被廣泛應用,正是其本身所具有的特點決定的。
1、物理絮凝作用:硅藻精土由不導電非晶體二氧化硅的硅藻殼體和超導的硅藻納米微孔組成,可在硅藻表面形成不平衡電位和外場電位。在水處理過程中,污染物被快速物理絮凝、沉淀。
2、物理吸附作用:硅藻60m2/g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積,具有極強的吸附力,把超細微粒物質、色度、有毒有害物質和氣味吸附到硅藻表面,下沉并與水體分離。
3、物理超濾作用:在污水處理中,由2~2.5億個/g、形體體積0.6~0.8cm3/g、形體內含一千多個納米微孔、孔徑7~125納米,每毫米30萬層形成的數公尺渣層中濾出,懸浮物、重金屬離子及細菌等被硅藻納米微孔超濾去除。
4、生物處理作用:硅藻60m2/g的比表面積,在2%濃度時,比表面積竟能達到120萬m2。用硅藻作載體,微生物在硅藻巨大的比表面積上繁殖,去除污水中的COD、BOD和氨氮。
5、硅藻脫水作用:硅藻具有自身脫水功能,泥渣經脫水、干燥后,易于處理,不會形成二次污染。
硅藻精土之特點在污水處理中是否能充分顯示出來,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新材料本身必須具備其特點的條件;二是與其配套的設備能否具備完成上述特點工藝的條件。
王慶中先生的慶中公司遍布全國各大城市,發展迅速,在城市污水處理領域創造出了很大的業績。然而,該硅藻土污水處理設備采用的是傳統的過時的水力循環澄清池技術。顯然,這種落后的設備技術與先進的新材料是不能相匹配的,這就大大地阻礙了硅藻精土新材料的利用。
王慶中先生設計的這種硅藻精土污水處理設備存在的問題,王慶中先生本人在專利中(專利號:96122377.4)是這樣述說的:加入的污水處理劑過低,則處理效果不明顯,過高則造成不必要的浪費,不利于降低成本。污水的流量過小,不能形成渦流,從而沒有離心作用,影響污物與水的分離;流量過大,影響污水處理劑對污物的吸附、絮凝作用,無法使之沉降,不能分離污物和水。澄清處理時間過短,分離不充分;過長影響處理效率,不利于進行工業處理。
在實際運用中,這一傳統的水力循環澄清池確實存在某些薄弱環節。
水力循環澄清池存在的問題:
1、泥渣回流量難以控制。水力循環澄清池在運行過程中,排泥為人工控制,因人為的因素經常造成活性泥渣不足,或是舊泥渣過剩,使水力分布不均,失去原有平衡,形成不良的水力循環,既浪費了人力物力,又增加了維護檢修費用。
2、反應室容積較小,反應時間較短,回流泥渣接觸絮凝作用的發揮受到影響,礬花絮體松散,比重輕,混合反應及凈化效果相對較差,從而造成耗藥量較大。
3、原水濁度低或短時間內水量、水質和水溫變化較大時,運行效果不夠穩定,適應性較差,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水力循環功能的發揮。
4、噴嘴、喉管處阻力較大,造成水頭損失增大,能量消耗相應較大。
5、單池生產能力較小,且生產能力僅達到設計生產能力的76.5%。
硅藻精土污水處理設備沿用傳統水力循環澄清池與新材料是極不匹配的,雖然傳統水力循環澄清池能得以改造,效果有所改觀。但硅藻精土污水處理設備的起點是不夠高的,這嚴重地阻礙了硅藻精土新材料的應用。
如果說王慶中發明的硅藻精土在污水處理領域里是一次革命;那么使硅藻精土污水處理設備專業化、標準化、系列化、成套化、生產規模化就是污水處理領域里的二次革命。
本發明就是在這樣的背景技術下產生出來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點和不足,提供一種基于硅藻精土和纖維濾元的過濾設備及其工藝流程。
本發明的設計思想:
本發明是利用硅藻精土這種新材料的特點,它的設計應該完全滿足硅藻精土這種新材料的特點,應該將硅藻精土這種新材料的特點完全發揮出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程中和,未經程中和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5177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石英熱敏諧振器
- 下一篇:壓水式核反應堆的堆芯的操作參數的調節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