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甲氧基黃酮類化合物作為防治代謝綜合征的藥物及用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51692.2 | 申請日: | 2007-03-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69061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24 |
| 發明(設計)人: | 金滿文;楊斐;吳晗;何婷;胡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中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31/352 | 分類號: | A61K31/352;A61P3/00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樊戎 |
| 地址: | 430074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甲氧基黃 酮類 化合物 作為 防治 代謝 綜合征 藥物 用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甲氧基黃酮類化合物(polymethoxylflavonoids)作為預防和治療MS的藥物及用法,尤其是多甲氧基黃酮類物質,如五甲基槲皮素(3,5,7,3’,4’-pentamethoxylflavone,pentamethylquercetin,PMQ)。
背景技術
MS由腹型肥胖、高血壓、高血糖、血脂水平異常和胰島素抵抗等多重代謝危險因素組成(Dandona?P,Circulation.2005;111:1448-1454.)。在全球范圍內,MS發病率高迅速增高,被認為是21世紀人類健康的主要威脅之一,受到國內外醫學界的高度關注(Kern?PA,Current?Opinion?in?Cardiology2006;21:479-485)。
MS各組分兼具危險因素和疾病的特征,互為因果、相互影響、錯綜復雜。目前認為MS的病因涉及在遺傳和/或環境因素的影響下,發生腹型肥胖(Bergman?RN,et?al.Am?J?Med?2007;120(2A):S3-S8)、炎癥(HotamisligilGS.Nature?2006;444:860-867),氧化應急(Casagrande?R,et?al.J?ofPhotochem?and?Photobiol?B:Biology.2006;84:21-27);繼而出現胰島素抵抗(Sinaiko?A.J?Pediatr.2007;83:3-5)、高胰島素血癥、糖耐受降低、血脂異常;最終引起眾多相關疾病:高血壓、冠心病、2型糖尿病、腦卒中、某些腫瘤、神經退行性病變、非酒精性脂肪肝、性功能降低等。
對MS的一線治療是改善生活方式、調整飲食結構外,增加體力活動等,但往往難以堅持、效果有限。藥物預防和治療仍是最重要的措施。由于抗代謝綜合征藥物研發嚴重滯后,目前仍借用各單一危險因素(或疾病)的治療指南中推薦的藥物處理MS的相應組分,如降壓藥: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藥(Collins?R,et?al.Lancet?2003;361(9374):2005-16),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斷藥(Dahlof?B,et?al.Lancet?2002;359(9311):995-1003);調血脂藥:(Stevens?VJ,et?al.Ann?Intern?Med?2001;134(1):1-11.);降血糖藥(TheDPP?Research?Group.N?Engl?J?Med?2002;346(6):393-403.)等。
鑒于MS的復雜性,有效的防治手段應是多環節、多靶點的綜合干預。研發安全有效的全面抗MS的藥物已成為重要的研究領域。
甲氧基黃酮類(methoxyflavonoids)化合物廣泛存在于多種植物的根、莖、葉、花和果實中,多為中草藥或藥食兩用植物的有效成份(見表1)。
表1.部分天然甲氧基黃酮類物質
國內外對甲氧基黃酮類物質的生物活性進行了廣泛研究,已分別證實的藥理作用包括:減肥、抗氧化、改善血管內皮細胞功能、舒張血管、降低血壓、抗炎、抗動脈粥樣硬化、抗心律失常、降血糖、改善胰島素抵抗、改善血脂異常、改善血液流變學性質、抗腫瘤、抗多藥耐藥性等。多甲氧基黃酮類物質的上述作用更為突出。基于甲氧基黃酮類物質的上述藥理作用,我們發現甲氧基黃酮類物質(尤其是多甲氧基黃酮類物質)可以用作全面抗MS的藥物。
甲氧基黃酮類物質在植物中的含量相對較少,多甲氧基黃酮的提取工藝至今無重大突破,得量甚微,價格昂貴,使整體實驗研究無法進行。我們建立了相應的合成方法,其工藝已基本滿足工業化生產的要求,克服了藥源的瓶頸。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旨在將甲氧基黃酮類物質作為預防和治療MS的藥物和用法。
本發明是用多甲氧基黃酮類物質對MS進行多環節、多靶點的綜合干預,是對MS進行藥物預防和藥物治療的新方法。
發明內容1,用甲氧基黃酮類物質進行藥物減肥,尤其是減少腹部脂肪含量,改善脂肪的分布。矯正脂肪細胞的分泌功能,如增加瘦素、脂聯素的合成和分泌,減少TNF-α等脂肪細胞源性炎性因子的合成和分泌。
發明內容2,用甲氧基黃酮類物質改善胰島素抵抗患者對胰島素的敏感性,維持和改善胰島β細胞的功能,改善受損的糖耐量,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
發明內容3,用甲氧基黃酮類物質改善血脂異常,如降低甘油三脂、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發明內容4,用甲氧基黃酮類物質保護血管內皮細胞,防治或延緩與血管內皮細胞受損有關的血管性疾病或并發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中科技大學,未經華中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5169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