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刑事案件的串并案智能分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050854.0 | 申請日: | 2007-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87927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5-28 |
| 發明(設計)人: | 劉啟和;張建中;陳雷霆;閔帆;何明耘 | 申請(專利權)人: | 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17/30 | 分類號: | G06F17/30;G06F19/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立瓊;吳彥峰 |
| 地址: | 611731四川省成都***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刑事案件 智能 分析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刑事案件的串并案智能分析方法。
背景技術
刑事案件偵破人員會從案件現場采集大量的信息并將這些信息存儲在計算機系統中,如足跡照片,現場照片,現場物體的特征描述,案發地點描述等等信息。這些信息格式多樣,有離散的數字和符號,有文本信息,圖像信息。針對當前異地作案,流串作案,連續作案的特點,刑事案件情報分析人員根據當前案件特征,需要對計算機系統中已經發生的案件進行復雜的檢索和比對,以發現哪些案件可能是由同一人或團伙所為,從而為案件偵破工作提供大量的證據和線索。目前刑事案件中的串并案的處理方法主要是通過簡單檢索和人工比對來進行串并案的分析和處理。采用這種方法其效率極其低下,隨著分析人員的工作量加大及疲勞程度增加,其人工分析的準確性也大大降低,進而影響了破案的速度和效率。雖然目前分別對圖像進行特征采集和文本進行分類的方法屢見不鮮,但由于案件現場采集的數據特征多樣,既包含文本數據,又包含圖像數據,既有離散數據,又包含連續數據,此外,串并案分析人員的方式復雜多樣,需要一種能夠對信息進行多種組合形式來完成串并案分析,使用當前已知的圖像檢索技術或文本檢索技術難以應用在刑事案件的計算機串并案輔助分析系統,??不能滿足串并案分析的效率和準確性的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既能對文本又能對圖像進行準確、高效檢索的刑事案件的串并案智能分析方法。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是通過實施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刑事案件的串并案智能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分別對數據庫中每一個案件的圖像數據和文本數據進行特征提取;
步驟2、將提取的數據庫中每個案件的圖像和文本特征表示為案件的一個向量,從每個案件中所提取的特征組成每個案件的多維向量;
步驟3、對案件的每一維向量賦予權值;計算數據庫案件之間的相似度,得到相似度矩陣;指定閾值,計算每個案件的領域,得到數據庫的領域粗糙集系統1;
步驟4、對每個案件的多維向量進行維度約簡;去掉案件多維向量中其中一個分量;重復上述步驟3,計算數據庫中案件之間的相似度,得到數據庫的領域粗糙集系統2;比較步驟3獲得的數據庫的領域粗糙集系統1與約簡后去掉任意一個分量得到數據庫的領域粗糙集系統2,如果二者差異顯著,不能去掉該分量,否則去掉該分量;重復本步驟的以上內容,直到不能再去掉分量為止;
步驟5、計算待分析的案件與向量約簡后的數據庫每個案件的相似度,找出數據庫中和其有關聯的串并案件,如果對結果不滿意,則重新調整步驟3對每一維向量賦予的權值和閾值,重復步驟3至步驟5,獲得新的串并案件結果。
其中所述步驟2將提取的數據庫中每個案件的每個特征被表示為如下表的屬性一屬性值對形式,每一個案件的每一個屬性對應的屬性值即為其的一維向量,所有的屬性即組成了每一個案件的多維向量:
用于特定描述的文本可以包括作案工具,其屬性值可以包括刀、槍;可以為作案人數,其屬性值為離散數據;可以為現場足跡的長度,其屬性值為連續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電子科技大學,未經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5085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