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烏梅片及生產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50481.7 | 申請日: | 2007-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47554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3-26 |
| 發明(設計)人: | 羅光澤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峨眉山金頂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L1/212 | 分類號: | A23L1/212;A23G3/48;A23L1/29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4200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烏梅 生產 方法 | ||
1.一種烏梅片,其特征在于:其配料包括烏梅甘草浸膏、山楂浸膏粉、奶粉、葡萄糖、白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烏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烏梅甘草浸膏由烏梅和甘草熬制濃縮而成,烏梅和甘草的質量配比為:烏梅120份,甘草15份;所述烏梅甘草浸膏的相對密度為:在60℃時為1.15——1.25。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烏梅片,其特征在于:各配料的質量百分比為:烏梅甘草浸膏2——5份,山楂浸膏粉3——5份,奶粉10——30份,葡萄糖40——60份,白糖40——60份。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烏梅片,其特征在于:各配料的質量百分比為:烏梅甘草浸膏3份,山楂浸膏粉4份,奶粉20份,葡萄糖50份,白糖50份。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烏梅片,其特征在于:其配料還包括甜菊甙、香精、薄荷腦、硬脂酸鎂、改性淀粉。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烏梅片,其特征在于:各配料的質量百分比為:烏梅甘草浸膏2——5份,山楂浸膏粉3——5份,奶粉10——30份,葡萄糖40——60份,白糖40——60份,甜菊甙0.5——0.8份,香精0.1——0.3份,薄荷腦0.1——0.3份,硬脂酸鎂2——4份,改性淀粉4——6份。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烏梅片,其特征在于:各配料的質量百分比為:烏梅甘草浸膏3份,山楂浸膏粉4份,奶粉20份,葡萄糖50份,白糖50份,甜菊甙0.6份,香精0.2份,薄荷腦0.2份,硬脂酸鎂3份,改性淀粉5份。
8.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烏梅片的生產方法,先對各配料進行處理制得基料,然后對基料依次進行制粒、壓片、包衣及包裝,制得成品,其特征在于:(1)所述基料的加工方法為:先將烏梅和甘草用水浸泡,再分別進行兩次煎煮:第一次加水煮沸后保持沸騰一段時間,然后過濾,第二次將第一次煮過的烏梅和甘草加水煮沸后保持沸騰一段時間,然后過濾,將上述兩次過濾后的液體合并并蒸發濃縮,制得烏梅甘草浸膏;將奶粉、葡萄糖、白糖、甜菊甙、香精、改性淀粉粉碎混勻后成為備用粉料;將山楂浸膏粉用乙醇適量溶化后連同烏梅甘草浸膏一起加入上述備用粉料,混合均勻,即得基料;(2)將基料經過制粒后得到的顆粒加入薄荷腦和硬脂酸鎂并混合均勻后進行壓片。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烏梅片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料的加工過程中,將烏梅和甘草用水浸泡的時間為1小時;第一次煎煮是加8倍量的水煮沸后保持沸騰1.5小時,第二次煎煮是加6倍量的水煮沸后保持沸騰1小時;溶化山楂浸膏粉用的乙醇的純度為9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峨眉山金頂藥業有限公司,未經四川峨眉山金頂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50481.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