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能發出白光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49881.6 | 申請日: | 2007-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14700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1-30 |
| 發明(設計)人: | 于軍勝;蔣亞東;李璐;文雯;馬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L51/50 | 分類號: | H01L51/50;H01L51/54;H01L51/5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54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發出 白光 有機 電致發光 器件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子元器件中有機電致發光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能發出白光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
背景技術
有機電致發光技術的發展為微顯示或大面積信息顯示提供技術支持和保障,因為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具有顯著的優點:自主發光、低電壓直流驅動、耐高低溫、全固化、寬視角、顏色豐富、不需要背光源、視角大、功率低、響應速度可達液晶顯示器的1000倍,而其制造成本卻遠低于相同性能的液晶顯示器,因此,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成為人們研究的熱點。
但是,OLED的前期研究工作由于器件的高驅動電壓和低亮度并沒有令人矚目,直到1987年,美國柯達公司C.W.Tang等人在總結前人的基礎上發明了三明治結構的器件:他們采用熒光效率很高、電子傳輸性能且成膜性能好的有機小分子材料8-羥基喹啉鋁(Alq3),與具有空穴傳輸特性的芳香族二胺(diamine)衍生物制成低驅動電壓(<10V),高量子效率(1%),高亮度(>1000cd/m2)的有機EL器件,這一突破性進展重新激發了人們對于有機EL的關注,使人們看到了有機電致發光器件作為新一代平板顯示器件的前景。從此,有機電致發光走上了迅速發展的道路,人們在材料合成、器件結構設計、載流子傳輸等諸多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使得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性能逐漸接近或達到實用化水平。1990年Friend小組報道了在低電壓下高分子電致發光現象,揭開了高分子有機平板顯示研究的新領域;1997年,Frrest等發現磷光電致發光現象,突破了有機電致發光材料量子效率低于25%的限制,使有機平板顯示器件的研究進入一個新時期......短短的10年時間里,有機電致發光技術走過了無機顯示材料30多年的發展歷程,并且產業化勢頭異常迅猛。
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件作為一種新型的有機半導體光電信息功能材料和固體平板化顯示器件,近年來發展非常迅速。白光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件更是近年來OLED研究和發展的熱門,因為白光涵蓋整個可見光區的紅、綠、蘭三種基色,易轉換為全彩色顯示器件,這是目前獲得全彩色顯示的最佳方法之一,也將是OLED器件實用化,商品化的一個切入點。白光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壽命,色純度和穩定性等問題一直是制約其實用化和產業化的絆腳石。目前復雜的器件結構和制造工藝更是嚴重影響了其產業化,高昂的制造成本和難以重復的器件性能都使其應用性降低。
盡管近年來OLED技術已取得長足的進步,但是目前的技術在有機電致發光領域中仍然存在很多瓶頸。無論是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實現全彩化顯示,還是作為單一的照明電源使用,可以發出白光的器件制備都是至關重要的,而它們的結構簡單性、高亮度、高效率、長壽命都是影響器件實用化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利用已知的具有優良光電性能的材料、采用結構盡量簡單、盡可能節省材料的器件,如旋涂或者噴墨打印的方法,實現白色的發光,而得到高效的、低成本的器件方面,特別需要人們去不斷的探索。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提供一種能發出白光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及其制備方法,該器件利用常規的、性能優良的、低成本的功能材料來作為有機層中的功能性材料,通過了改變器件的結構和功能層的組份,進一步提高了性能,降低了原料成本,更適宜產業化生產。
本發明所提出的技術問題是這樣解決的:構造一種能發出白光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包括導電基板或者襯底、陽極層和陰極層,其中一種電極位于襯底或者導電基板表面,所述陽極層和陰極層之間設置有機功能層,它至少包括發光層,該發光層是發出白光的有機材料層,在外加電源的驅動下,發出白光,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出白光的有機材料層由具有空穴傳輸能力的藍色有機功能材料組合構成,該藍色有機功能材料是芳香族二胺類化合物、星形三苯胺化合物、咔唑類聚合物、金屬配合物、DPVBi、BCzVB、Perylene、BczVBi等一種或者多種。
按照本發明所提供的能發出白光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出的白光是由藍光有機材料發出的藍光和有機功能材料層中的電致激基復合物發光混合而成,該電致基激復合物為芳香族二胺類化合物、星形三苯胺化合物與咔唑類聚合物的混合物經電源驅動后所產生的一種能發光的復合物,該復合物所發出的光與藍光混合發出白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電子科技大學,未經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4988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生物穩定聚合物
- 下一篇:分布式聯合功率控制方法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H01L 半導體器件;其他類目中不包括的電固體器件
H01L51-00 使用有機材料作有源部分或使用有機材料與其他材料的組合作有源部分的固態器件;專門適用于制造或處理這些器件或其部件的工藝方法或設備
H01L51-05 .專門適用于整流、放大、振蕩或切換且并具有至少一個電位躍變勢壘或表面勢壘的;具有至少一個電位躍變勢壘或表面勢壘的電容器或電阻器
H01L51-42 .專門適用于感應紅外線輻射、光、較短波長的電磁輻射或微粒輻射;專門適用于將這些輻射能轉換為電能,或者適用于通過這樣的輻射進行電能的控制
H01L51-50 .專門適用于光發射的,如有機發光二極管
H01L51-52 ..器件的零部件
H01L51-54 .. 材料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