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磁力控制式人工肛門括約肌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047393.1 | 申請日: | 2007-10-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33978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3-05 |
| 發明(設計)人: | 顏國正;劉華;昝鵬;趙玉娟;羅念亭;李倩如;張揚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F2/48 | 分類號: | A61F2/48;A61F2/08;A61F5/4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達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王錫麟;王桂忠 |
| 地址: | 200240***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磁力 控制 人工 肛門 括約肌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醫療器械技術領域的器械,具體是一種磁力控制式人工肛門括約肌系統。
背景技術
大便失禁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病癥,據資料統計成年人的發病率高達2%,65歲以上者發病率可達7%,實際上這種病癥的發病率常因患者羞于求醫而被低估。大便失禁是指肛管括約肌失去對糞便及氣體排出的控制能力,它容易造成多種并發癥,不僅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而且給護理工作帶來諸多困難,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發展,大便失禁已經成為臨床急需解決的病癥之一。
由于肛管括約肌喪失功能或肛管括約肌被切除等原因造成重度大便失禁病癥,外科治療這種大便失禁的方法有腸造口手術和人工肛門括約肌。腸造口手術是外科治療大便失禁的最后選擇方案,它是挽救生命的一種有效方式,但它是一種違反生理的殘疾或畸形,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受到很大影響。人工肛門括約肌是使用人造器官-人工肛門括約肌來治療大便失禁病癥。國外在臨床上已經將人工肛門括約肌(Artificial?Anal?SPhincter)用于外科治療大便失禁病癥,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經對現有技術的文獻檢索發現,美國專利Artificial?Anal?Sphincter(專利號:US?7,022,622?B2)涉及一種用于治療大便失禁的人工肛門括約肌,這種人工肛門括約肌包含壓力調節球、控制泵和鉗夾囊袋三個部件,這種人工肛門括約肌已經應用于臨床,通過外科手術將人工肛門括約肌植入患者體內。壓力調節球與鉗夾囊袋通過控制泵聯通在一起,里面充滿液體,壓力調節球里的液體在一定壓力作用下通過阻尼閥流入鉗夾囊袋,鉗夾囊袋包繞在結腸四周,具有向內膨脹擠壓結腸功能,當鉗夾囊袋內液體增加時,在壓力作用下向內膨脹擠壓結腸,可靠鉗夾住結腸,使結腸內容物不發生泄漏,當患者需要排便時,患者擠壓控制泵,將鉗夾囊袋內液體排出至壓力調節球,鉗夾囊袋松開對結腸的鉗制,患者即可正常排便,排便結束后,壓力調節球通過阻尼閥將液體排回至鉗夾囊袋,鉗夾囊袋恢復對結腸的鉗夾,確保結腸內容物不會發生泄漏。這種人工肛門括約肌在結構上存在兩個缺點:1、患者必須通過手動擠壓方式將鉗夾囊袋內液體排出至壓力調節球,患者使用不方便;2、壓力調節球通過自身彈力將液體排出至鉗夾囊袋,其液體排出量不能控制,使鉗制結腸的壓力不能控制,影響鉗夾囊袋的鉗夾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和缺陷,提出一種磁力控制式人工肛門括約肌系統,該系統根據括約肌功能,通過加電即可實現對結腸的夾緊和松開對結腸的鉗制,并且可以實現夾緊結腸的壓力調節。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發明包括:第一微型電動機、第一螺桿、第一磁體、第一螺母、第一聯接桿、第二磁體、第一拉桿、軸承、第一活塞板、第一外蓋、第一醫用導管、第一活塞腔、第一外殼、第二醫用導管、儲液囊袋、第三醫用導管、第二外蓋、第二活塞腔、第二活塞板、第二拉桿、第二軸承、第三磁體、第二聯接桿、第二外殼、鉗夾囊袋、第四醫用導管、第二微型電動機、第四磁體、第二螺母、第二螺桿。各部分的連接關系:第一微型電動機與第一螺桿一端固定在一起,第一螺桿另一端通過第一軸承固定在第一外殼上,第一磁體與第二磁體通過第一聯接桿聯接成為一個整體,安裝在第一外殼里。與第一螺桿旋合在一起的第一螺母安裝在第一磁體與第二磁體之間,第一螺母材料為非導磁材料加工而成。第一拉桿一端固定在第一螺母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活塞板上,第一活塞板、第一外殼和第一外蓋構成一個密閉的第一活塞腔,當第一微型電動機通電旋轉帶動第一螺桿旋轉,與第一螺桿旋合在一起的第一螺母向左或向右平移,通過第一拉桿帶動第一活塞板向左或向右平移,改變活第一塞腔體積。第一醫用導管一端與第一活塞腔相聯,另一端被第一磁體壓緊在第一磁體與第一微型電動機端面之間,穿出第一外殼后與鉗夾囊袋相聯通。第二醫用導管一端與第一活塞腔相聯通,另一端安裝在第二磁體與第一外殼之間,穿出第一外殼后與儲液囊袋相聯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未經上海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4739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時頻資源分配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液晶顯示器的陣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