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聚氯乙烯改性樹脂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047368.3 | 申請日: | 2007-10-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43954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3-19 |
| 發明(設計)人: | 李春忠;王煥冰;張玲;姜海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東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L27/06 | 分類號: | C08L27/06;C08K9/06;C08K5/57;C08K5/09 |
| 代理公司: | 上海順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陳淑章 |
| 地址: | 200237***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聚氯乙烯 改性 樹脂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聚氯乙烯(PVC)改性樹脂,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經超細無機粉體改性、具有良好力學性能和抗菌能力的PVC樹脂。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不同領域對工程塑料的性能要求呈現多樣性。因此,對已有工程塑料進行改性成為科研人員所關注的課題。
采用超細無機粒子改性工程塑料是工程塑料改性方法之一。經超細無機粒子改性后的工程塑料,其微觀結構一般可分為三種:(1)無機粒子在聚合物中形成鏈式的第二聚集態。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結合良好,這種形態結構有很好的增強效果,無機粒子如同剛性鏈條一樣對聚合物起增強作用;(2)無機粒子以無規的分散狀態存在,有的聚集成團,有的個別分散。這種分散形式既不能增強,也不能增韌;(3)無機粒子均勻而個別的分散在基體中。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否有良好的界面結合,都會產生明顯的增強、增韌效果。顯然,第(3)種結構是本領域科研人員所追求的目標。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采用超細無機粉體(其粒徑為20nm~120nm)改性PVC,以此提高PVC的力學性能、并兼備抗菌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良好力學性能和抗菌能力的PVC改性樹脂。
本發明所說的PVC改性樹脂,按重量份數計,由包括下列原料,經?170℃~190℃熔融共混后制得;
聚氯乙烯樹脂????100份
超細無機粉體????0.5~5份
穩定劑??????????0.5~5份
加工改性劑??????1~4份
潤滑劑??????????0.1~2份
沖擊改性劑??????0~20份
增塑劑??????????0~4份
其中:所說的聚氯乙烯樹脂的平均聚合度為600~1600;
所說的超細無機粉體為經硅烷、鈦酸酯或丙烯酸酯類化合物表面改性的載銀(指負載銀離子)的二氧化鈦(TiO2)或二氧化硅(SiO2)粉體,粉體的粒徑為20nm~120nm;
所說的穩定劑為鹽類穩定劑[如(但不限于):三堿式硫酸鉛、二堿式硫酸鉛或/和二堿式鄰苯二甲酸鉛]、金屬皂類穩定劑[如(但不限于):硬脂酸鈣、硬脂酸鎘、硬脂酸鋇、硬脂酸鋅或/和硬脂酸鉛]、有機錫類穩定劑[如(但不限于):月桂酸二丁基錫或/和硫醇二丁基錫]環氧類化合物;
所說的加工改性劑為聚丙烯酸酯類化合物;
所說的潤滑劑為硬脂酸鈣、硬脂酸、石蠟或聚乙烯蠟;
所說的沖擊改性劑為氯化聚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或丙烯酸酯;
所說的增塑劑為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合物;
且在上述組合物中,沖擊改性劑和增塑劑的重量份數不同時為零。所說的負載銀離子的TiO2或SiO2粉體為市售品。
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說的硅烷具有式1所示結構:
式1中:R為鹵素(F、Cl、Br或I),C1~C6烷氧基或乙酰氧基;R1為C1~C6烯基,氨基,環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巰基或脲基;n=0~3。
更優選的硅烷是:R為C1~C6烷氧基;R1為氨基;n=3。
在本發明的另一個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說的鈦酸酯是:Ti(OR2)4,其中R2為C1~C6烷基,最佳的R2為正丁基。
在本發明的又一個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說的丙烯酸酯類化合物具有式2所示結構:
式2中:R3為H或CH3,R4為C1~C6烷基;更佳的R3為CH3,R4為C1~C3烷基。
在本發明的又一個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說的載銀的TiO2或SiO2的載銀(銀離子)量為0.2wt%~1.0wt%(銀離子重量除于TiO2或SiO2粉體和銀離子總重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東理工大學,未經華東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4736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能提高高溫合金彈簧抗高溫松弛能力的熱處理方法
- 下一篇:海水脫硫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