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嵌套式結構的人體管腔內支架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047122.6 | 申請日: | 2007-10-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11651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4-22 |
| 發明(設計)人: | 謝志永;羅七一;李雨;李建軍;王常春;王森;郝霞;唐智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微創醫療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F2/82 | 分類號: | A61F2/82;A61L27/54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鐘玉敏 |
| 地址: | 201203上海市浦***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嵌套 結構 人體 管腔內 支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微創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嵌套式結構的人體管腔內支架。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介入技術的不斷普及和進步,PCI(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已經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于治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心臟病。該方法主要是通過在病變血管處植入一個可擴張的金屬支架,以達到撐開狹窄血管的治療目的。金屬支架植入血管后,由于金屬彈性模量等性質與血管不一致,很容易引起再狹窄,據報道植入后發生的再狹窄約為30%。
目前支架通常采用直桿設計,在和球囊壓握后的輪廓直徑較大,對于復雜病變的穿越能力較差。且直桿設計在撐開后,不能夠接觸更大的血管壁范圍,有效的覆蓋更多的斑塊范圍,增大了血管內再狹窄的幾率。
此外現在也出現了一種藥物涂層支架,其可以有效的降低再狹窄率。藥物涂層支架一般由支架和其表面的藥物涂層構成,利用支架金屬桿外表面攜帶藥物,可以獲得藥物在病變處的局部釋放,從而在局部組織濃度高而全身濃度很低的情況下有效的抑制血管再狹窄的發生。但是由于支架金屬桿的外表面的面積限制,載藥量少,不能滿足臨床需要,針對此缺點,本發明設計了一種既可以穿越復雜病變,又能夠攜帶大量藥物的支架。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嵌套式結構的人體管腔內支架,以克服現有支架存在的對于復雜病變穿越能力差、血管再狹窄幾率大等缺陷。
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嵌套式結構的人體管腔內支架,由若干支架桿相連構成,其特征在于,整個支架在壓握時相鄰支架桿之間相互嵌套,所述支架桿上設有凹凸交錯排列的節段,相鄰支架桿上的所述節段之間在壓握時成嚙合狀相互嵌套。
一種嵌套式結構的人體管腔內支架,由若干支架桿相連構成,其特征在于,整個支架在壓握時相鄰支架桿之間相互嵌套,所述支架桿上設有節段,相鄰支架桿上的節段成奇偶排列,節段寬度比相應的支架桿的基體寬度略大。
所說的相鄰支架桿如圖1中支架桿1和1’所示,1和1’即為兩相鄰支架桿。
由以上公開的技術方案可知,本發明通過對傳統人體管腔內支架進行改進,使人體管腔內支架在壓握時相鄰的支架桿互相嚙合嵌套,從而可以保證較小的壓握直徑,這樣就可以使支架更容易到達和通過狹窄復雜的病變位置。與通常的平直波桿相比,此種嵌套式支架展開后,與病變血管接觸的面積范圍更廣,有效的對狹窄血管起到良好的支撐作用。本發明進一步還提供了帶有載藥槽的嵌套式結構人體管腔內支架,使載藥槽處于支架桿上受力影響不大和無應力的節段位置,確保了支架無結構強度上的損失。由于槽的表面積較大,可以裝載更為大量的藥物,且支架在擴張變形過程中,載藥槽不會發生變形,從而不會造成藥槽內藥物的剝落脫離。載藥槽設計摒棄了傳統的聚合物基底結構,通過藥槽作為藥物的載體,藥物釋放完畢后,支架功能相當于目前的裸支架,這樣就很好的解決了由于普通藥物支架聚合物殘留引起的內皮化延遲、晚期貼壁不良和炎癥的副作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人體管腔內支架的一個實施例局部平面展開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實施例壓握狀態下局部平面展開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人體管腔內支架的另一實施例局部平面展開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中實施例壓握狀態下局部平面展開結構示意圖;
圖5是矩形凹槽實施例的橫斷面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6是梯型凹槽實施例的橫斷面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7是U形凹槽實施例的橫斷面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8是V型凹槽實施例的橫斷面放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
如圖1~4所示,本發明嵌套式結構的人體管腔內支架,由若干支架桿相連構成,整個支架在壓握時相鄰支架桿1之間相互嵌套。
所述支架桿1上設有凹凸交錯排列的節段2,相鄰支架桿1上的所述節段2之間在壓握時成嚙合狀相互嵌套。
圖1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相鄰支架桿上的相對應節段之間成凹凸狀交錯排列,即支架桿1上某一位置節段2’為凹陷,則相鄰支架桿1’上相應位置處節段2”則為凸起。兩相鄰支架桿1、1’上的節段2’的凹陷和節段2”上的凸起成互補配置,從而才能使壓握后,兩個相鄰的支架桿相互嵌套,如圖2所示。
圖3和圖4為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每個支架桿1上的兩相鄰節段2之間為凹陷段4,節段2寬度比相應的支架桿1基體寬度略大,相鄰支架桿1間的節段2成奇偶排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微創醫療器械(上海)有限公司,未經微創醫療器械(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4712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