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機械密封泵的雙機械密封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46985.1 | 申請日: | 2007-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08191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4-15 |
| 發明(設計)人: | 胡濤;胡侃;黃姚林;周游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黑牛泵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D29/12 | 分類號: | F04D29/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13***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械 密封 雙機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械密封泵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機械密封泵的雙機械密封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的機械密封泵大多采用的單機械密封的結構,再加上泵內液體的侵蝕易造成密封件失效,影響泵的密封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采用雙機械密封結構,提高了泵的密封效果。
為實現上述目的,設計一種機械密封泵的雙機械密封裝置,包括主動軸、機械密封、墊圈、密封座、密封壓蓋,其特征在于:外表面中間設環形凹槽的圓柱形內密封座3一端置于前殼1腔體底部,內密封座3另一端連接雙端面機械密封5的一端,雙端面機械密封5的另一端連接外表面中間凸起的外密封座3’的徑向凸起端,外密封座3’的一端面嵌入前殼腔體口內,密封壓蓋2從外密封座3’的另一端面以壓蓋螺絲固定在前殼1上,主動軸4穿過內密封座3、雙端面機械密封5、外密封座3’、密封壓蓋2的軸孔。所述的內密封座3的凹槽內嵌入密封座O環7。所述的外密封座3’與前殼1和密封壓蓋2的相接處分別設一墊圈6。
本發明同現有技術相比,在中殼與前殼間的腔體內增加了一個密封座,提高了密封效果,并且成本低廉。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剖面示意圖。
指定圖1為摘要附圖。
參見附圖1,1為前殼;2為密封壓蓋;3為內密封座;3’為外密封座;4為主動軸;5為雙端面機械密封;6為墊圈;7為密封座O環。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前殼1的腔體內的主動軸4上套設一個圓筒形的內密封座3,內密封座外表面的中間部位設一環形凹槽,形成“H”形,凹槽內安裝密封座O環,保證與前殼1腔體內壁的密封性,內密封座3再連接雙端面機械密封5的一端,雙端面機械密封5的另一端連接中間凸起的外密封座3,外密封座3’的一側密封面嵌入前殼1腔體內,外密封座3’的中間凸起與另一側的密封面被固定在前殼1上的密封壓蓋2壓緊,中間凸起的外密封座3’兩側端面與密封壓蓋2與前殼1相接處各安裝一個墊圈6,防止外密封座3’與密封壓蓋2和前殼1相接處由于摩擦而產生損壞變形,這樣在機械密封與兩道密封座及的作用下,保證了機械密封泵的良好的密封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黑牛泵業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黑牛泵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4698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纖維機械中的集綿處理系統
- 下一篇:注射器型微生物培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