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羊毛織物的防氈縮處理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46052.2 | 申請日: | 2007-09-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53459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4-02 |
| 發明(設計)人: | 王春霞;滕偉華;邱夷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D06M10/02 | 分類號: | D06M10/02;D06M101/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 代理人: | 黃志達;謝文凱 |
| 地址: | 201620上海市松***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羊毛 織物 防氈縮 處理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防氈縮處理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羊毛織物的防氈縮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羊毛纖維表面鱗片的存在,造成羊毛織物在洗滌過程產塵氈合、收縮和起毛等現象。為解決這些問題,最為基本的就是如何實現羊毛織物的防氈縮。羊毛織物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實現防氈縮的目的,其依據是建立在如何減小羊毛鱗片層定向摩擦效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目前所采用的方法歸納起來有三大類即聚合物法、氧化-聚合物法和蛋白質酶法。這些方法都屬于化學處理方法,不僅污染環境,而且會損傷羊毛。
等離子體處理是一種物理和化學方法相結合的氣態處理技術,與傳統的物理化學處理過程相比,較具有低污染、低能耗、不耗水、不用化學試劑等優點。但是由于很久以來,等離子體表面處理一直是在低壓或真空中進行,生產成本很高,在相對低附加值的紡織品生產中無法采用,紡織品的等離子體表面處理一直停留在實驗室階段,真正的工業化應用幾乎沒有。為此,國際上最近幾年來正在積極開發常壓非平衡低溫等離子體表面處理技術,該技術可以實現在線處理紡織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羊毛織物的防氈縮處理方法,該方法操作簡單,耗時短,而且環保。
本發明的羊毛織物的防氈縮處理方法,是將羊毛針織物放在相對濕度90%以上的濕環境中平衡24小時后,置于位于噴頭正下方的傳輸裝置上,使試樣能以一定速度水平通過噴頭。在相對濕度大于90%的濕環境中使用常壓等離子射流處理勻速運動的濕平衡后的試樣。
本發明的處理方法環保,不影響羊毛本身的強度,工藝簡單,效率高,能夠較好地滿足消費者的要求。
附圖說明
圖1是羊毛纖維的原樣SEM(掃描電子顯微鏡)照片;
圖2是羊毛纖維用本發明方法處理后的SEM(掃描電子顯微鏡)照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明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
實施例1
在干燥器中放入水,羊毛針織物(30支雙股毛紗織成的緯編平針針織物,密度:82針/10cm;克重:190g/m2)放在隔板上面,不要碰到水面。盡量使干燥器密封,放置24小時,使羊毛完全吸濕,含水率達26.6%。
首先調節常壓等離子處理參數,然后將濕平衡后的羊毛針織物置于位于噴頭正下方的傳輸裝置上,使其能以一定速度水平通過噴頭。再將處理噴頭和整個傳輸系統都封在一個較為密封的環境中,調控相對濕度使噴頭和羊毛針織物處于相對濕度盡量高(達90%以上)的環境中進行處理。試樣每點處理時間約為2s左右。
性能測試結果:羊毛纖維的原樣掃描電子顯微鏡照片見附圖1,處理后的羊毛纖維掃描電子顯微鏡照片見附圖2,原樣羊毛織物的氈縮率為13.5%,處理樣為8.7%。可以看出,處理后的羊毛織物基本達到國際羊毛局規定的防氈縮標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華大學,未經東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4605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控制離合器接合的系統和方法
- 下一篇:一種廢氣預熱式加熱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