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邏輯思維自動機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45905.0 | 申請日: | 2007-09-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87997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3-18 |
| 發明(設計)人: | 吳士瓏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士瓏 |
| 主分類號: | G06F17/00 | 分類號: | G06F1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062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邏輯思維 自動機 | ||
本發明名稱為:邏輯思維自動機,邏輯計算器,集合關系計算器或概念關系計算器 (以下稱“本發明”).本發明屬于IT技術,用于幫助人們進行邏輯思維.本發明可被任何 需要邏輯思維的人們使用.
本發明是建立在概念代數<1>理論基礎之上的一種替代人們邏輯思維的一種計算工 具.這種計算工具類似于人們常用的數值計算器一樣,應該是人們日常所必備的工具.本 發明能對輸入概念的邏輯關系進行運算,得到符合邏輯的結果來.由于概念代數是近幾年 剛建立的一種新型代數,因此本發明(邏輯思維自動機)是一種具有基礎理論支撐的全新 的系統。對于所有需要邏輯思維的領域,本發明都能幫助解決該領域所涉及的邏輯問題。
邏輯思維是人們日常生活所常用的智力活動,也是所有生活范疇人們的必備的基本技 能。本發明是將人類的邏輯思維的三項基本功能<2>集中于本發明所生成的系統之中。能幫 助需要邏輯思維者,理清所思考問題中概念之間的邏輯關系,并且能得到合乎邏輯的結果來. 這三項邏輯思維的基本功能是:
一.正向邏輯思維功能;(即從前提計算出結論,且對前提無“邏輯中項”的約束)
二.逆向邏輯思維功能;(從結果及部分前提來求取缺少的前提)
三.創新邏輯思維功能(或概念創新功能;在計算的結果中出現在條件中所沒有出現 的因子)
現在詳細介紹這些功能如下:
一.正向邏輯思維功能可表述為:
已知各種概念之間的關系(已知前提)→合乎邏輯的新的概念關系(未知的結論)
這就是習慣上所稱的邏輯推理,即從已知前提推出合乎邏輯的未知結論.但是這里的邏輯 推理與習慣上的邏輯推理有本質上的區別.首先本發明的邏輯思維不受“邏輯中項”的約 束.我們知道,經典的邏輯推理必須具備“邏輯中項”,方才可以繼續下去.否則推理是無法 進行下去.然而本發明的邏輯思維方法就沒有這種約束.在本發明中,只要輸入概念之間的 任意邏輯關系,系統就會對合理的(非矛盾的)前提計算出許多合乎邏輯的結果來.例如有 四個概念[ABCD],如果我們知道這四個概念有關系:“A是B”,“C是D”.那末,由這四個 概念所構成的兩個命題可以用概念表達式<1>來表示.
“A是B”的概念表達式為:A<B
“C是D”的概念表達式為:C<D
運算符“<”是概念代數學中的復合運算符,代表“是”或“屬于”.這樣我們得到一個表述 正向邏輯思維的實例:
X/((A<B)*(C<D))
這里X是未知變量.符號″/″是概念代數<1>中的除號,讀作″從...得到″.符號″*″是概 念代數中的乘,可以讀作“與”或“并且”..用邏輯代數(<1>中的第三部分)中符號表示, 即得
((A<B)&(C<D))→X
這是一個概念正向推理表達式.要使推出的結論合乎邏輯,必須使上式等于概念代數學中 的常量Dao.于是我們得到一個概念方程
((A<B)&(C<D))→X=Dao
在本發明中,通過對這個方程的運算,就可以得到許多合乎邏輯的結果來.例如在文章 <3>中敘述了這個方程的第五個解在概念代數中可表示為:
(New/(B^D))/(New/(A^C))
此解在邏輯代數中的表達式為:
(((A^C)→New)→((B^D)→New))
式中的運算符“^”解釋為“獨立于”.New是新出現的不被包含于前提中的概念,稱之為創 新因子.由此創新因子,使得邏輯思維具有開拓功能.在文章“Discussion?Discovery?Concept (DC)New?at?Article--Two?Independent?Clauses?Calculating?On?Concept?Algebra”中討論了這種 創新因子(詳細討論見網頁 http://blog.tom.com/blog/read.php?bloggerid=762122&blogid=49067)由這個邏輯思維的實例 可知,本發明可以對任意已知概念之間的邏輯關系作為前提,對這些邏輯關系作正向邏輯思 維.
二.逆向邏輯思維功能可表述為:
(已知部分概念之間的關系&X)→需要達到的目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士瓏,未經吳士瓏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4590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草繪線自動重繪系統及方法
- 下一篇:新型重型框架受力式分層給煤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