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帶吸力邊噴氣的葉輪機械翼型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44703.4 | 申請日: | 2007-08-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09395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1-23 |
| 發明(設計)人: | 吳亞東;竺曉程;歐陽華;杜朝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F04D29/44 | 分類號: | F04D29/44;F01D9/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達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王錫麟;王桂忠 |
| 地址: | 200240***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吸力 噴氣 葉輪 機械 | ||
1.一種帶吸力邊噴氣的葉輪機械翼型,包括翼型本體、控制氣體輸入管、氣體主流道、氣體分支流道、導流部件、吸力邊噴氣孔,翼型本體內部是空腔,氣體主流道、氣體分支流道置于空腔內,控制氣體輸入管置于翼型本體外側,控制氣體輸入管一端與氣體主流道一端相通,氣體主流道另一端與氣體分支流道相通,氣體分支流道之間設有導流部件,其特征在于,吸力邊噴氣孔設置一扇形突片,吸力邊噴氣孔呈扇形結構,吸力邊噴氣孔等距離設置在翼型本體吸力邊靠近尾緣處,吸力邊噴氣孔的直徑沿翼型本體的尾緣從翼型本體設有控制氣體輸入管一端到翼型本體另一端成等差數列分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吸力邊噴氣的葉輪機械翼型,其特征是,所述吸力邊噴氣孔,其靠近控制氣體輸入管為最大直徑d,最大直徑d大小為翼型最大厚度的1/5-1/4,最小直徑≥0.3d。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帶吸力邊噴氣的葉輪機械翼型,其特征是,所述吸力邊噴氣孔之間距離為0.8d-1.2d。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帶吸力邊噴氣的葉輪機械翼型,其特征是,所述吸力邊噴氣孔中心連線與翼型尾緣的距離為2.5d-4d。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吸力邊噴氣的葉輪機械翼型,其特征是,所述突片,為扇形結構,扇形的圓心和吸力邊噴氣孔的圓心重合。
6.根據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帶吸力邊噴氣的葉輪機械翼型,其特征是,所述突片,其扇形的圓心角為60°-110°。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吸力邊噴氣的葉輪機械翼型,其特征是,所述導流部件,其與氣體主流道內壁的距離從氣體主流道連接控制氣體輸入管一端到氣體主流道另一端逐漸減小。
8.根據權利要求1或7所述的帶吸力邊噴氣的葉輪機械翼型,其特征是,所述導流部件,其與氣體主流道相連處為月牙形結構,導流部件壓力面處半徑為0.5d~1d,吸力面處半徑為0.8d~1.5d,并且壓力面處半徑大于吸力面處半徑,d為吸力邊噴氣孔靠近控制氣體輸入管的最大直徑。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吸力邊噴氣的葉輪機械翼型,其特征是,所述氣體主流道,其截面為方形結構。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吸力邊噴氣的葉輪機械翼型,其特征是,所述氣體分支流道,其與氣體主流道相連處截面是方形結構,在氣體分支流道出口處截面過渡為圓形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未經上海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44703.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晶片結合的MOS去耦電容器
- 下一篇:等離子顯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