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重型電纜敷設系統及敷設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44682.6 | 申請日: | 2007-08-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64718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2-11 |
| 發明(設計)人: | 高崇魏;門熙成;周維道;韓魏靜;李發良;高國榮;龔利文;張志慶;黃祖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寶冶建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G1/06 | 分類號: | H02G1/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協和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 代理人: | 張恒康 |
| 地址: | 20094***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重型 電纜 敷設 系統 方法 | ||
1.一種重型電纜敷設系統,它包括電纜牽引機、沿線設置有若干輸送機和直滾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還包括:若干設置在拐彎處的轉彎滾筒、若干設置在上坡處的爬坡滾筒以及通訊系統和廣播系統。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電纜敷設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彎滾筒固定在地面上,它包括一個直角框架和三個滾輪,后者中的兩個為變向滾輪,它們豎直平行設置,兩端可轉動地支承在直角框架的豎直面;另一個為支撐滾輪,它位于兩個變相滾輪之間并和它們垂直設置,兩端可轉動地支承在直角框架的水平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型電纜敷設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框架的豎直面上設有兩對上下對稱的水平支承板,所述變向滾輪分別通過軸安裝于水平支承板上;所述直角框架的水平面上設有一對左右對稱的垂直支承板,所述支撐滾輪通過軸安裝在垂直支承板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電纜敷設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坡滾筒固定在頂部,它包括一個支架和一對直徑不同的滾輪,所述支架包括兩個側臂和位于兩個側臂上部并連接兩個側臂的橫梁,所述滾輪呈上小下大間隔設置,并分別可轉動地安裝于支架兩側臂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電纜敷設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訊系統包括一個通訊控制臺和若干并聯的通訊終端,所述通訊終端為沿途與所述輸送機、轉彎滾筒、爬坡滾筒對應設置的并與所述控制臺通訊連接的電話機。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電纜敷設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廣播訊系統包括一個廣播控制臺和若干并聯的廣播終端,所述廣播終未沿途與所述通訊終端一一對應設置并與所述廣播控制臺廣播連接的廣播設備。
7.一種重型電纜敷設方法,它包括下述步驟:
一,作業前準備:
選定電纜牽引機作為主牽引力;根據線路沿途情況固定布置輸送機,每臺輸送機間隔15-50米;
二,滾筒布置:
沿電纜敷設路徑在直線段間隔一定距離布置一個直滾筒使沿途電纜懸空,
在轉彎處布置轉彎滾筒(轉彎滾筒必須要固定),上下坡的地方根據需要布置吊掛滾筒;
三,通訊及廣播系統設置:
沿途布置直通電話系統和有線廣播系統,終端布置在輸送機處、轉彎滾筒處和爬坡滾筒處,主機都布置在牽引機和輸送機控制臺處,保證任一終端通訊廣播可靠;
四,敷設電纜:
廣播通知沿線所有作業人員后啟動,電纜在有序的指揮下勻速向前敷設直到敷設完畢。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重型電纜敷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機布置時,第一臺距電纜盤15~25米,其余各臺間距30~50米且各臺輸送機運行方向一致,速度設置相同。
9.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重型電纜敷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直線段,所述直滾筒間隔3-4米設置,且滾筒方向與電纜前進方向一致。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重型電纜敷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訊及廣播終端在直線段間隔40~50米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寶冶建設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寶冶建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44682.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