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在光載無線通信系統中產生和傳輸多波段信號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43738.6 | 申請日: | 2007-07-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90300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2-19 |
| 發明(設計)人: | 昌慶江;蘇翼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B10/12 | 分類號: | H04B10/12;H04B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達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王錫麟;王桂忠 |
| 地址: | 200240***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線通信 系統 產生 傳輸 波段 信號 方法 | ||
1.一種在光載無線通信系統中產生和傳輸多波段信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在發射端,用一個標準雙平行馬赫曾德調制器調制由激光器提供的連續光波,連續光波在雙平行馬赫曾德調制器中分成兩路,分別進入到雙平行馬赫曾德調制器中的第一子調制器和第二子調制器;
所述第一子調制器和第二子調制器完全相同,并平行地設置在雙平行馬赫曾德調制器的主馬赫曾德調制器兩臂上;
步驟二、用數據源提供的基帶數據和射頻信號混頻得到副載波信號,用該副載波信號驅動第一子調制器,第一子調制器被偏置其最低點,得到一個光載波抑制的光副載波信號,該光副載波信號的重復頻率為兩倍射頻信號頻率,然后用數據源提供的另一個基帶數據驅動第二子調制器,第二子調制器偏置點設置其峰值點和最低點的中間部分,得到調制在光載波上的振幅鍵控信號;
所述的基帶數據均為1.25-Gbps信號;
所述的射頻信號均為10Ghz信號;
步驟三、設置雙平行馬赫曾德調制器的主馬赫曾德調制器的偏置電壓等于主馬赫曾德調制器的轉換電壓,使得兩個子調制器的輸出相加,相加后的信號輸入到一個標準的單臂馬赫曾德調制器,這個單臂馬赫曾德調制器用射頻信號驅動,也偏置在最低點,第一子調制器的輸出經過頻譜搬移后,得到基帶和四倍射頻信號頻率的光毫米波信號,第二子調制器的輸出經過同樣方法的頻譜搬移后,產生兩倍射頻信號頻率的光微波信號,得到光域上的多波段信號;
步驟四、在接收端,用光濾波器分離光域上多波段信號,分離的信號經過各自的光接收機檢測后,最終分別得到電域上的基帶、微波和毫米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在光載無線通信系統中產生和傳輸多波段信號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子調制器和第二子調制器的輸出相加所得的信號位于各自相應的頻段,它們之間相互獨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在光載無線通信系統中產生和傳輸多波段信號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副載波信號由數據源提供的基帶數據和射頻信號通過一個電混頻器混頻得到。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在光載無線通信系統中產生和傳輸多波段信號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驅動單臂馬赫曾德調制器的射頻信號,其頻率與混頻得到的副載波信號中的射頻信號頻率相同。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在光載無線通信系統中產生和傳輸多波段信號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頻譜搬移,是指采用光載波抑制的雙邊帶調制技術后,第一子調制器和第二子調制器的輸出被分別搬移到載波、二次邊帶和四次邊帶的位置上,因而得到多波段信號,多波段信號分別位于各自相應的頻段,各頻段之間相互獨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在光載無線通信系統中產生和傳輸多波段信號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光載波抑制的雙邊帶調制技術,是指用射頻信號調制光載波后,射頻信號搬移到光載波的兩邊,但是光載波被抑制,這樣得到重復頻率為兩倍射頻信號頻率的光信號。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在光載無線通信系統中產生和傳輸多波段信號的方法,其特征是,第一子調制器的輸出被單臂馬赫曾德調制器調制后,得到的位于光載波上的基帶數據和光毫米波上的數據是同樣的,有線和無線用戶能夠分享同樣的數據服務,而光微波上的數據信號和基帶以及光毫米波上的數據信號是不同的。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在光載無線通信系統中產生和傳輸多波段信號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光濾波器由環行器結合光纖布拉格光柵實現。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在光載無線通信系統中產生和傳輸多波段信號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環行器和一個光纖布拉格光柵組成第一級光濾波器,該第一級光濾波器從多波段信號中分離出基帶信號,分離出基帶信號后的多波段信號輸入到由第二個環行器和第二個光纖布拉格光柵組成的第二級光濾波器中,分離出光微波和光毫米波信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未經上海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43738.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活性丙烯酸樹脂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連鑄結晶器內保護渣厚度測量方法和裝置





